[1] |
温丽, 卢卯旺, 陈嘉丽, 陈赛艳, 曹雪丽, 张安琪. 电子在自旋-轨道耦合调制下磁受限半导体纳米结构中的传输时间及其自旋极化.
,
2024, 73(11): 118504.
doi: 10.7498/aps.73.20240285
|
[2] |
王欢, 贺夏瑶, 李帅, 刘博. 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自旋-轨道耦合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淬火动力学.
,
2023, 72(10): 100309.
doi: 10.7498/aps.72.20222401
|
[3] |
李新月, 祁娟娟, 赵敦, 刘伍明. 自旋-轨道耦合二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的孤子解.
,
2023, 72(10): 106701.
doi: 10.7498/aps.72.20222319
|
[4] |
贺亚萍, 陈明霞, 潘杰锋, 李冬, 林港钧, 黄新红. Rashba自旋-轨道耦合调制的单层半导体纳米结构中电子的自旋极化效应.
,
2023, 72(2): 028503.
doi: 10.7498/aps.72.20221381
|
[5] |
袁家望, 陈立, 张云波. 自旋-轨道耦合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多能级绝热消除理论.
,
2023, 72(21): 216701.
doi: 10.7498/aps.72.20231052
|
[6] |
高建华, 黄旭光, 梁作堂, 王群, 王新年. 强相互作用自旋-轨道耦合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整体极化.
,
2023, 72(7): 072501.
doi: 10.7498/aps.72.20230102
|
[7] |
马赟娥, 乔鑫, 高瑞, 梁俊成, 张爱霞, 薛具奎. 可调自旋-轨道耦合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隧穿动力学.
,
2022, 71(21): 210302.
doi: 10.7498/aps.71.20220697
|
[8] |
周永香, 薛迅. 自旋-轨道耦合系统的电子涡旋.
,
2022, 71(21): 210301.
doi: 10.7498/aps.71.20220751
|
[9] |
高峰, 张红, 张常哲, 赵文丽, 孟庆田. SiH+(X1Σ+)的势能曲线、光谱常数、振转能级和自旋-轨道耦合理论研究.
,
2021, 70(15): 153301.
doi: 10.7498/aps.70.20210450
|
[10] |
李吉, 刘斌, 白晶, 王寰宇, 何天琛. 环形势阱中自旋-轨道耦合旋转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基态.
,
2020, 69(14): 140301.
doi: 10.7498/aps.69.20200372
|
[11] |
李吉, 刘伍明. 梯度磁场中自旋-轨道耦合旋转两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基态研究.
,
2018, 67(11): 110302.
doi: 10.7498/aps.67.20180539
|
[12] |
贺丽, 余增强. 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在量子相变附近的朗道临界速度.
,
2017, 66(22): 220301.
doi: 10.7498/aps.66.220301
|
[13] |
黄珍, 曾文, 古艺, 刘利, 周鲁, 张卫平. 自旋-轨道耦合下冷原子的双反射.
,
2016, 65(16): 164201.
doi: 10.7498/aps.65.164201
|
[14] |
米尔阿里木江, 艾力, 买买提热夏提, 买买提, 亚森江, 吾甫尔. 非对易相空间中谐振子体系热力学性质的探讨.
,
2015, 64(14): 140201.
doi: 10.7498/aps.64.140201
|
[15] |
李志, 曹辉. 自旋轨道耦合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在尖端势垒散射中的Klein隧穿.
,
2014, 63(11): 110306.
doi: 10.7498/aps.63.110306
|
[16] |
李志, 王建忠. 自旋-轨道耦合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势垒散射特性的研究.
,
2013, 62(10): 100306.
doi: 10.7498/aps.62.100306
|
[17] |
丁光涛. 关于谐振子第一积分的研究.
,
2013, 62(6): 064502.
doi: 10.7498/aps.62.064502
|
[18] |
李兴华, 杨亚天, 徐躬耦. 类经典态——谐振子和无限深方势阱.
,
2009, 58(11): 7466-7472.
doi: 10.7498/aps.58.7466
|
[19] |
黄博文. 受与速度平方成正比的力的变频率谐振子.
,
2003, 52(2): 271-275.
doi: 10.7498/aps.52.271
|
[20] |
王 平, 杨新娥, 宋小会. 具有含时平方反比项的谐振子的路径积分求解.
,
2003, 52(12): 2957-2960.
doi: 10.7498/aps.52.2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