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玉鑫, 吴德凡, 赵统, 兰武, 杨德仁, 马向阳. 直拉硅单晶的机械强度: 锗和氮共掺杂的效应.
,
2021, 70(9): 098101.
doi: 10.7498/aps.70.20201803
|
[2] |
李鑫, 黄忠梅, 刘世荣, 彭鸿雁, 黄伟其. 掺氧纳米硅局域态中的电子自旋能级展宽效应.
,
2020, 69(17): 174206.
doi: 10.7498/aps.69.20200336
|
[3] |
张越, 赵剑, 董鹏, 田达晰, 梁兴勃, 马向阳, 杨德仁. 掺杂剂对重掺n型直拉硅片的氧化诱生层错生长的影响.
,
2015, 64(9): 096105.
doi: 10.7498/aps.64.096105
|
[4] |
张光超, 徐进. 直拉单晶硅中洁净区形成后铜沉淀行为的研究.
,
2013, 62(7): 076103.
doi: 10.7498/aps.62.076103
|
[5] |
吴俊, 马志斌, 沈武林, 严垒, 潘鑫, 汪建华. CVD金刚石中的氮对等离子体刻蚀的影响.
,
2013, 62(7): 075202.
doi: 10.7498/aps.62.075202
|
[6] |
吉川, 徐进. 点缺陷对硼掺杂直拉硅单晶p/p+ 外延片中铜沉淀的影响.
,
2012, 61(23): 236102.
doi: 10.7498/aps.61.236102
|
[7] |
王永志, 徐进, 王娜婷, 吉川, 张光超. 铜沉淀对直拉硅单晶中洁净区形成的影响.
,
2012, 61(1): 016105.
doi: 10.7498/aps.61.016105
|
[8] |
唐海马, 郑中山, 张恩霞, 于芳, 李宁, 王宁娟, 李国花, 马红芝. 高剂量注氮对注氧隔离硅材料埋氧层中正电荷密度的影响.
,
2011, 60(5): 056104.
doi: 10.7498/aps.60.056104
|
[9] |
宋久旭, 杨银堂, 刘红霞, 张志勇. 掺氮碳化硅纳米管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2009, 58(7): 4883-4887.
doi: 10.7498/aps.58.4883
|
[10] |
王震遐, 潘强岩, 勇振中, 胡建刚, 朱志远. 掺氢、掺氮碳纳米线的合成及其焊接.
,
2008, 57(3): 1818-1822.
doi: 10.7498/aps.57.1818
|
[11] |
奚光平, 马向阳, 田达晰, 曾俞衡, 宫龙飞, 杨德仁. 低温退火对重掺砷直拉硅片的氧沉淀形核的作用.
,
2008, 57(11): 7108-7113.
doi: 10.7498/aps.57.7108
|
[12] |
崔 灿, 马向阳, 杨德仁. 低起始温度的线性升温热处理对直拉硅中氧沉淀的影响.
,
2008, 57(2): 1037-1042.
doi: 10.7498/aps.57.1037
|
[13] |
乔延波, 达 宁, 陈丹平, 邱建荣. 钕离子掺杂和钕铝共掺高硅氧玻璃的光谱性质研究.
,
2007, 56(12): 7023-7028.
doi: 10.7498/aps.56.7023
|
[14] |
徐 进, 李福龙, 杨德仁. 直拉硅单晶中原生氧沉淀的透射电镜研究.
,
2007, 56(7): 4113-4116.
doi: 10.7498/aps.56.4113
|
[15] |
达 宁, 杨旅云, 彭明营, 孟宪庚, 周秦岭, 陈丹平, 赤井智子, 角野广平. 掺铒高硅氧玻璃光谱性质的研究.
,
2006, 55(6): 2771-2776.
doi: 10.7498/aps.55.2771
|
[16] |
杨 帅, 李养贤, 马巧云, 徐学文, 牛萍娟, 李永章, 牛胜利, 李洪涛. FTIR研究快中子辐照直拉硅中的VO2.
,
2005, 54(5): 2256-2260.
doi: 10.7498/aps.54.2256
|
[17] |
马红萍, 徐时清, 姜中宏. 掺铒重金属氧氟硅铋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
,
2004, 53(5): 1378-1383.
doi: 10.7498/aps.53.1378
|
[18] |
徐 进, 杨德仁, 储 佳, 马向阳, 阙端麟. 微氮直拉硅单晶中氧化诱生层错透射电镜研究.
,
2004, 53(2): 550-554.
doi: 10.7498/aps.53.550
|
[19] |
李养贤, 刘何燕, 牛萍娟, 刘彩池, 徐岳生, 杨德仁, 阙端鳞. 中子辐照直拉硅中的本征吸除效应.
,
2002, 51(10): 2407-2410.
doi: 10.7498/aps.51.2407
|
[20] |
高愈尊. 退火直拉硅单晶中氧沉淀和诱生缺陷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
1984, 33(6): 840-844.
doi: 10.7498/aps.33.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