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平, 徐海东, 杨拓, 黄海漩, 张旭琳, 袁霞, 肖钰斐, 李雄超, 王梦禹. 三层衍射神经网络实现手写数字识别.
,
2022, 71(18): 184207.
doi: 10.7498/aps.71.20220536
|
[2] |
王雅君, 王俊萍, 张文慧, 李瑞鑫, 田龙, 郑耀辉. 光学谐振腔的传输特性.
,
2021, 70(20): 204202.
doi: 10.7498/aps.70.20210234
|
[3] |
朱一帆, 耿滔. 谐振腔内的高质量圆对称艾里光束的产生方法.
,
2020, 69(1): 014205.
doi: 10.7498/aps.69.20191088
|
[4] |
谢静, 张军勇, 岳阳, 张艳丽. 卢卡斯光子筛的聚焦特性研究.
,
2018, 67(10): 104201.
doi: 10.7498/aps.67.20172260
|
[5] |
王维, 高社生, 孟阳. 型谐振腔结构的光学透射特性.
,
2017, 66(1): 017301.
doi: 10.7498/aps.66.017301
|
[6] |
张海燕, 杨杰, 范国鹏, 朱文发, 柴晓冬. 基于模式分离的兰姆波逆时偏移成像.
,
2017, 66(21): 214301.
doi: 10.7498/aps.66.214301
|
[7] |
刘建华, 唐军, 商成龙, 张伟, 毕钰, 翟陈婷, 郭泽彬, 王明焕, 郭浩, 钱坤, 刘俊, 薛晨阳. 面向谐振式微光学陀螺应用的球形谐振腔DQ乘积优化.
,
2015, 64(15): 154206.
doi: 10.7498/aps.64.154206
|
[8] |
崔立红, 赵维宁, 颜昌翔. 高斯光束与谐振腔基模模式光路谐振匹配的分析与校准.
,
2015, 64(22): 224211.
doi: 10.7498/aps.64.224211
|
[9] |
于斌, 李恒, 陈丹妮, 牛憨笨. 用于大景深三维纳米分辨多分子追踪的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制备和实验研究.
,
2013, 62(15): 154206.
doi: 10.7498/aps.62.154206
|
[10] |
刘睿, 李宏福, 牛新建. 回旋管谐振腔本征模式计算的新算法.
,
2011, 60(9): 090205.
doi: 10.7498/aps.60.090205
|
[11] |
刘畅, 罗尧天, 唐昌建, 刘濮鲲. 回旋管光子带隙谐振腔冷腔电磁模式分析.
,
2009, 58(12): 8174-8179.
doi: 10.7498/aps.58.8174
|
[12] |
刘 崇, 葛剑虹, 项 震, 陈 军. 热透镜的球差效应对大基模体积激光谐振腔模式的影响.
,
2008, 57(3): 1704-1708.
doi: 10.7498/aps.57.1704
|
[13] |
姚 欣, 高福华, 温圣林, 张怡霄, 李剑峰, 郭永康. 谐波分离和光束取样集成光学元件强激光近场调制及损伤特性研究.
,
2007, 56(12): 6945-6953.
doi: 10.7498/aps.56.6945
|
[14] |
张艳丽, 赵逸琼, 詹其文, 李永平. 高数值孔径聚焦三维光链的研究.
,
2006, 55(3): 1253-1258.
doi: 10.7498/aps.55.1253
|
[15] |
董玉和, 丁耀根, 肖 刘. 同轴谐振腔高阶横磁模式参数的研究.
,
2005, 54(12): 5629-5636.
doi: 10.7498/aps.54.5629
|
[16] |
姬扬, 张静娟, 姚德成, 陈岩松. 用于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的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研究.
,
1996, 45(12): 2027-2034.
doi: 10.7498/aps.45.2027
|
[17] |
李先枢. 光学无源谐振腔的矩阵理论(柱坐标)(Ⅰ)——自洽场矩阵方程.
,
1983, 32(8): 990-1001.
doi: 10.7498/aps.32.990
|
[18] |
李先枢, 高燕球, 陈志恬, 冯镇业. 光学无源谐振腔的矩阵理论(柱坐标)(Ⅱ)——轴对称稳定光学无源谐振腔的计算.
,
1983, 32(8): 1002-1016.
doi: 10.7498/aps.32.1002
|
[19] |
叶碧青, 马忠林. 激光谐振腔内光学元件的热光效应.
,
1980, 29(6): 756-763.
doi: 10.7498/aps.29.756
|
[20] |
方洪烈. 多元件谐振腔的正则描述.
,
1979, 28(3): 430-434.
doi: 10.7498/aps.28.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