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岩鑫, 王志辉, 管世军, 王勤霞, 张鹏飞, 李刚, 张天才. 基于微尺度光学偶极阱的一维单原子阵列的实验制备.
,
2024, 73(10): 103701.
doi: 10.7498/aps.73.20240135
|
[2] |
张苏钊, 孙雯君, 董猛, 武海斌, 李睿, 张雪姣, 张静怡, 成永军. 基于磁光阱中6Li冷原子的真空度测量.
,
2022, 71(9): 094204.
doi: 10.7498/aps.71.20212204
|
[3] |
赵兴东, 张莹莹, 刘伍明. 光晶格中超冷原子系统的磁激发.
,
2019, 68(4): 043703.
doi: 10.7498/aps.68.20190153
|
[4] |
徐润东, 刘文良, 武寄洲, 马杰, 肖连团, 贾锁堂. 磁光阱中超冷钠-铯原子碰撞的实验研究.
,
2016, 65(9): 093201.
doi: 10.7498/aps.65.093201
|
[5] |
赵延霆, 元晋鹏, 姬中华, 李中豪, 孟腾飞, 刘涛, 肖连团, 贾锁堂. 光缔合制备超冷铯分子的温度测量.
,
2014, 63(19): 193701.
doi: 10.7498/aps.63.193701
|
[6] |
刁文婷, 何军, 刘贝, 王杰英, 王军民. 利用蓝失谐激光诱导微型光学偶极阱中冷原子间的光助碰撞提高单原子制备概率.
,
2014, 63(2): 023701.
doi: 10.7498/aps.63.023701
|
[7] |
陆俊发, 周琦, 潘小青, 印建平. 可操控二种冷原子或冷分子样品的光学双阱新方案及其实验研究.
,
2013, 62(23): 233701.
doi: 10.7498/aps.62.233701
|
[8] |
余学才, 汪平和, 张利勋. 光晶格动量依赖偶极势中原子运动.
,
2013, 62(14): 144202.
doi: 10.7498/aps.62.144202
|
[9] |
元晋鹏, 姬中华, 杨艳, 张洪山, 赵延霆, 马杰, 汪丽蓉, 肖连团, 贾锁堂. 飞行时间质谱探测磁光阱中超冷分子离子的实验研究.
,
2012, 61(18): 183301.
doi: 10.7498/aps.61.183301
|
[10] |
王成, 许鹏, 何晓东, 王谨, 詹明生. 单原子在两个远红失谐光偶极阱中的转移.
,
2012, 61(20): 203701.
doi: 10.7498/aps.61.203701
|
[11] |
顾宋博, 徐淑武, 陆俊发, 纪宪明, 印建平. 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产生光阱阵列.
,
2012, 61(15): 153701.
doi: 10.7498/aps.61.153701
|
[12] |
徐淑武, 周巧巧, 顾宋博, 纪宪明, 印建平. 用空间光调制器产生三维光阱阵列.
,
2012, 61(22): 223702.
doi: 10.7498/aps.61.223702
|
[13] |
徐志君, 刘夏吟. 光晶格中非相干超冷原子的密度关联效应.
,
2011, 60(12): 120305.
doi: 10.7498/aps.60.120305
|
[14] |
张鹏飞, 李刚, 张玉驰, 杨榕灿, 郭龑强, 王军民, 张天才. 光致原子解吸附对冷原子磁光阱装载的动力学研究.
,
2010, 59(9): 6423-6429.
doi: 10.7498/aps.59.6423
|
[15] |
沐仁旺, 李雅丽, 纪宪明, 印建平. 实现冷原子(冷分子)囚禁的可控制光学双阱的产生及其实验研究.
,
2006, 55(12): 6333-6341.
doi: 10.7498/aps.55.6333
|
[16] |
王彦华, 杨海菁, 张天才, 王军民. 用吸收法对铯原子磁光阱中冷原子数目的测量.
,
2006, 55(7): 3403-3407.
doi: 10.7498/aps.55.3403
|
[17] |
沐仁旺, 纪宪明, 印建平. 一种实现冷原子(或冷分子)囚禁的可控制纵向光学双阱.
,
2006, 55(11): 5795-5802.
doi: 10.7498/aps.55.5795
|
[18] |
陆俊发, 纪宪明, 印建平. 实现冷原子或冷分子囚禁的可控制光学四阱.
,
2006, 55(4): 1740-1750.
doi: 10.7498/aps.55.1740
|
[19] |
纪宪明, 沐仁旺, 印建平. 一种新颖的表面空心微光阱阵列.
,
2005, 54(11): 5109-5115.
doi: 10.7498/aps.54.5109
|
[20] |
纪宪明, 印建平. 冷原子或冷分子囚禁的可控制光学双阱.
,
2004, 53(12): 4163-4172.
doi: 10.7498/aps.53.4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