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琼, 王凯歌, 孟康康, 孙聃, 韩仝雨, 高爱华. 基于单分子成像技术研究λ-DNA分子穿越微米通道端口的电动力学特性.
,
2020, 69(16): 168202.
doi: 10.7498/aps.69.20200074
|
[2] |
滕翠娟, 陆越, 马建兵, 李明, 陆颖, 徐春华. 用单分子技术研究Sso7d与DNA的相互作用.
,
2018, 67(14): 148201.
doi: 10.7498/aps.67.20180630
|
[3] |
陆越, 马建兵, 滕翠娟, 陆颖, 李明, 徐春华. 单分子动力学研究大肠杆菌单链结合蛋白与单链DNA的结合过程.
,
2018, 67(8): 088201.
doi: 10.7498/aps.67.20180109
|
[4] |
王曦, 黎明, 叶方富, 周昕. DNA超分子水凝胶的粗粒化建模与模拟.
,
2017, 66(15): 150201.
doi: 10.7498/aps.66.150201
|
[5] |
肖石燕, 梁好均. DNA及基于DNA链替换反应的分子计算.
,
2016, 65(17): 178106.
doi: 10.7498/aps.65.178106
|
[6] |
曹博智, 林瑜, 王艳伟, 杨光参. 抗生物素蛋白与DNA相互作用的单分子研究.
,
2016, 65(14): 140701.
doi: 10.7498/aps.65.140701
|
[7] |
林瑜, 杨光参, 王艳伟. DNA平衡离子凝聚的动态光散射分析.
,
2013, 62(11): 118702.
doi: 10.7498/aps.62.118702
|
[8] |
田惠忱, 刘丽, 文玉华. 立方铂纳米粒子的形状变化与熔化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2009, 58(6): 4080-4084.
doi: 10.7498/aps.58.4080
|
[9] |
孟宪兰, 高绪团, 渠 朕, 康大伟, 刘德胜, 解士杰. 界面耦合对DNA分子电荷输运性质的影响.
,
2008, 57(8): 5316-5322.
doi: 10.7498/aps.57.5316
|
[10] |
王晓玲, 张兴华, 魏孔吉, 孙 博, 李 明. 一种改进型单分子操纵装置及其应用.
,
2008, 57(6): 3905-3911.
doi: 10.7498/aps.57.3905
|
[11] |
徐 慧, 郭爱敏, 马松山. 碱基序列对DNA分子电子结构的影响.
,
2007, 56(2): 1208-1213.
doi: 10.7498/aps.56.1208
|
[12] |
刘小良, 徐 慧, 马松山, 邓超生, 郭爱敏. DNA分子链的电子局域性质及电导的研究.
,
2006, 55(10): 5562-5567.
doi: 10.7498/aps.55.5562
|
[13] |
高绪团, 傅 雪, 宋 骏, 刘德胜, 解士杰. 位置涨落对DNA分子电子结构的影响.
,
2006, 55(2): 952-956.
doi: 10.7498/aps.55.952
|
[14] |
马松山, 徐 慧, 刘小良, 郭爱敏. DNA分子链电子结构特性研究.
,
2006, 55(6): 3170-3174.
doi: 10.7498/aps.55.3170
|
[15] |
刘玉颖, 窦硕星, 王鹏业, 谢 平, 王渭池. 应用分子梳技术对DNA与组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2005, 54(2): 622-627.
doi: 10.7498/aps.54.622
|
[16] |
宋 骏, 陈 雷, 刘德胜, 解士杰. DNA分子能带结构与电子态研究.
,
2004, 53(8): 2792-2795.
doi: 10.7498/aps.53.2792
|
[17] |
吴世英, 张益, 雷晓玲, 胡钧, 艾小白, 李民乾. 用液流操纵单个DNA分子形成纳米悬链线图形.
,
2002, 51(8): 1887-1891.
doi: 10.7498/aps.51.1887
|
[18] |
李群祥, 杨金龙, 丁长庚, 汪克林, 李家明. STM针尖和外电场在Si(111)-7×7表面单原子操纵中的作用.
,
1999, 48(6): 1086-1094.
doi: 10.7498/aps.48.1086
|
[19] |
徐筱杰, 张泽莹, 唐雯霞. 二羟基丙二酸根乙二胺合铂的分子结构及晶体结构.
,
1982, 31(4): 532-536.
doi: 10.7498/aps.31.532
|
[20] |
杨清传, 唐有祺, 唐雯霞, 颜科. 反式二氯二L-苯丙氨酸乙酯合铂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
1982, 31(11): 1558-1563.
doi: 10.7498/aps.31.15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