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醒龙, 赵浩宇, 武文杰, 蒋卫峰, 郑加金, 张祖兴, 余柯涵, 韦玮. 氧化石墨烯修饰倾斜光纤光栅10–12级重金属离子传感.
,
2022, 71(5): 050702.
doi: 10.7498/aps.71.20211315
|
[2] |
陈璐, 李烨飞, 郑巧玲, 刘庆坤, 高义民, 李博, 周长猛. B2-和B19'-NiTi表面原子弛豫、表面能、电子结构及性能的理论研究.
,
2019, 68(5): 053101.
doi: 10.7498/aps.68.20181944
|
[3] |
刘坤, 王福合, 尚家香. NiTi(110)表面氧原子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2017, 66(21): 216801.
doi: 10.7498/aps.66.216801
|
[4] |
李双明, 耿振博, 胡锐, 刘毅, 罗锡明. 晶体生长角和凝固速率对贵金属电子束区域熔炼晶体生长的作用.
,
2015, 64(10): 108101.
doi: 10.7498/aps.64.108101
|
[5] |
徐威, 兰忠, 彭本利, 温荣福, 马学虎. 微液滴在不同能量表面上润湿状态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2015, 64(21): 216801.
doi: 10.7498/aps.64.216801
|
[6] |
李国旗, 张小超, 丁光月, 樊彩梅, 梁镇海, 韩培德. BiOCl{001}表面原子与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2013, 62(12): 127301.
doi: 10.7498/aps.62.127301
|
[7] |
肖红星, 龙冲生. UO2 晶体中低密勒指数晶面表面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2013, 62(10): 103104.
doi: 10.7498/aps.62.103104
|
[8] |
舒瑜, 张研, 张建民. Cu 表面性质的第一性原理分析.
,
2012, 61(1): 016108.
doi: 10.7498/aps.61.016108
|
[9] |
王博, 张建民, 路彦冬, 甘秀英, 殷保祥, 徐可为. fcc金属表面能的各向异性分析及表面偏析的预测.
,
2011, 60(1): 016601.
doi: 10.7498/aps.60.016601
|
[10] |
刘思思, 张朝辉, 刘俊铭. 微平面接触分离中弯月面力的计算.
,
2010, 59(10): 6902-6907.
doi: 10.7498/aps.59.6902
|
[11] |
薛伟, 解国新, 王权, 张淼, 郑蓓蓉. 几种微构件材料的表面能及纳观黏附行为研究.
,
2009, 58(4): 2518-2522.
doi: 10.7498/aps.58.2518
|
[12] |
倪建刚, 刘 诺, 杨果来, 张 曦. 第一性原理研究BaTiO3(001)表面的电子结构.
,
2008, 57(7): 4434-4440.
doi: 10.7498/aps.57.4434
|
[13] |
黄 晋, 孙其诚. 一维液态泡沫渗流实验研究及表面能和粘性耗散分析.
,
2007, 56(10): 6124-6131.
doi: 10.7498/aps.56.6124
|
[14] |
宋红州, 张 平, 赵宪庚. 原子氢在Be(1010)薄膜上吸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2006, 55(11): 6025-6031.
doi: 10.7498/aps.55.6025
|
[15] |
郑瑞伦, 陶 冶. 形状和原子数对纳米晶表面能的影响.
,
2006, 55(4): 1942-1946.
doi: 10.7498/aps.55.1942
|
[16] |
王 浩, 曾谷城, 廖常俊, 蔡继业, 郑树文, 范广涵, 陈 勇, 刘颂豪. GaxIn1-xP缓冲层组分对InP自组装形貌影响的研究.
,
2005, 54(4): 1726-1730.
doi: 10.7498/aps.54.1726
|
[17] |
张建民, 徐可为, 马 飞. 用改进嵌入原子法计算Cu晶体的表面能.
,
2003, 52(8): 1993-1999.
doi: 10.7498/aps.52.1993
|
[18] |
刘红. 双轴向列相液晶的表面能.
,
2002, 51(12): 2786-2792.
doi: 10.7498/aps.51.2786
|
[19] |
刘 红. 丝状相液晶由表面相互作用产生的相变.
,
2000, 49(7): 1321-1326.
doi: 10.7498/aps.49.1321
|
[20] |
汪永江. 金属中空位的形成能.
,
1959, 15(9): 469-474.
doi: 10.7498/aps.15.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