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怡娇, 孟天鸣, 张献文, 谭旭, 马蒲芳, 殷浩, 任百惠, 屠秉晟, 张瑞田, 肖君, 马新文, 邹亚明, 魏宝仁. 高电荷态Ar8+离子与He原子碰撞中双电子俘获量子态选择截面实验研究.
,
2024, 73(24): .
doi: 10.7498/aps.73.20241290
|
[2] |
符彦飙, 王旭东, 苏茂根, 董晨钟. Au34+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
,
2016, 65(3): 033401.
doi: 10.7498/aps.65.033401
|
[3] |
李竟成, 赵爱迪, 王兵. Au(111)表面吸附单个八乙基钴卟啉分子的电子态和输运性质调控.
,
2015, 64(7): 076803.
doi: 10.7498/aps.64.076803
|
[4] |
杨建会, 范强, 张建平. 类氖等电子系列离子基态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研究.
,
2012, 61(19): 193101.
doi: 10.7498/aps.61.193101
|
[5] |
李传莹, 刘晓菊, 孟广为, 王建国. 类钠Ni17+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理论研究.
,
2010, 59(9): 6044-6051.
doi: 10.7498/aps.59.6044
|
[6] |
桑萃萃, 王永军, 万建杰, 丁晓彬, 董晨钟. 高离化态金离子的辐射复合及其退激发过程的理论研究.
,
2010, 59(6): 3871-3877.
doi: 10.7498/aps.59.3871
|
[7] |
王巍, 蒋刚. 基于双激发态对稠密等离子体中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研究.
,
2010, 59(11): 7815-7823.
doi: 10.7498/aps.59.7815
|
[8] |
徐忠锋, 刘丽莉, 赵永涛, 陈亮, 朱键, 王瑜玉, 肖国青. 不同能量的高电荷态Ar12+离子辐照对Au纳米颗粒尺寸的影响.
,
2009, 58(6): 3833-3838.
doi: 10.7498/aps.58.3833
|
[9] |
朱婧晶, 苟秉聪. 类氦离子高双激发态电子关联效应的研究.
,
2009, 58(8): 5285-5290.
doi: 10.7498/aps.58.5285
|
[10] |
师应龙, 董晨钟, 张登红, 符彦飙. 高离化态Hg和U离子的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
,
2008, 57(1): 88-95.
doi: 10.7498/aps.57.88
|
[11] |
牟致栋, 魏琦瑛. Ni27+ 离子Kα和Kβ 型衰变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计算.
,
2007, 56(3): 1358-1364.
doi: 10.7498/aps.56.1358
|
[12] |
胡宏伟, 董晨钟, 师应龙. 单、双洞态镁离子的退激发及末电离态离子分布的研究.
,
2007, 56(7): 3887-3892.
doi: 10.7498/aps.56.3887
|
[13] |
张登红, 董晨钟, 颉录有, 丁晓斌, 符彦飙. 类氦离子的KLL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相对论理论研究.
,
2006, 55(1): 112-118.
doi: 10.7498/aps.55.112
|
[14] |
董晨钟, 符彦飙. 高离化态Cu18+离子的双电子复合及共振转移激发过程的理论研究.
,
2006, 55(1): 107-111.
doi: 10.7498/aps.55.107
|
[15] |
焦荣珍, 程新路, 杨向东, 朱俊. 类镍Dy38+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研究.
,
2002, 51(8): 1755-1758.
doi: 10.7498/aps.51.1755
|
[16] |
盛勇, 蒋刚, 朱正和. 类氢类氦类锂镁离子双电子复合的旁观电子角动量研究.
,
2002, 51(3): 501-505.
doi: 10.7498/aps.51.501
|
[17] |
易有根, 郑志坚, 颜君, 李萍, 方泉玉, 邱玉波. Au激光等离子体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
,
2002, 51(12): 2740-2744.
doi: 10.7498/aps.51.2740
|
[18] |
黄洪斌. 半导体中的双激子压缩态及其复合辐射.
,
1990, 39(12): 1970-1981.
doi: 10.7498/aps.39.1970
|
[19] |
雷子明, 杨锋, 刘家瑞, 潘广炎, 于德洪, 孙湘. 双电荷离子He2+与Ne,Ar原子碰撞中的激发态.
,
1988, 37(8): 1244-1253.
doi: 10.7498/aps.37.1244
|
[20] |
刘家瑞, 雷子明, 杨锋, 潘广炎, 于德洪, 孙湘. 单、双电荷离子与原子碰撞中的激发态和发射截面比较.
,
1988, 37(8): 1254-1259.
doi: 10.7498/aps.37.1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