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邵林, 黄忠魁, 汶伟强, 汪书兴, 黄厚科, 马万路, 刘畅, 汪寒冰, 陈冬阳, 刘鑫, 周晓鹏, 赵冬梅, 张少锋, 朱林繁, 马新文. 重离子储存环CSRe上类钠Kr25+离子的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学实验研究.
,
2024, 73(12): 123402.
doi: 10.7498/aps.73.20240211
|
[2] |
蓝康, 杜倩, 康丽莎, 姜露静, 林振宇, 张延惠. 基于量子点接触的开放双量子点系统电子转移特性.
,
2020, 69(4): 040504.
doi: 10.7498/aps.69.20191718
|
[3] |
符彦飙, 王旭东, 苏茂根, 董晨钟. Au34+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
,
2016, 65(3): 033401.
doi: 10.7498/aps.65.033401
|
[4] |
何志聪, 李芳, 李牧野, 魏来. CdTe量子点-铜酞菁复合体系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研究.
,
2015, 64(4): 046802.
doi: 10.7498/aps.64.046802
|
[5] |
李牧野, 李芳, 魏来, 何志聪, 张俊佩, 韩俊波, 陆培祥. CdTe量子点与罗丹明B水溶液体系下的双光子激发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2015, 64(10): 108201.
doi: 10.7498/aps.64.108201
|
[6] |
殷春浩, 李佩欣, 侯磊田, 徐振坤, 吴彩平, 李少波. 基于电子顺磁共振的ZnTPP激发态及其TEMPO各向异性的研究.
,
2014, 63(9): 097201.
doi: 10.7498/aps.63.097201
|
[7] |
牟致栋, 魏琦瑛. Fe24+离子双电子复合以及和H2碰撞的共振转移与激发X射线发射过程的研究.
,
2014, 63(8): 083402.
doi: 10.7498/aps.63.083402
|
[8] |
杨建会, 范强, 张建平. 类氖等电子系列离子基态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研究.
,
2012, 61(19): 193101.
doi: 10.7498/aps.61.193101
|
[9] |
彭春增, 张新平, 刘红梅, 冯胜飞. 粒子等离子共振对有机半导体共混体系中激发复合体荧光发射的作用.
,
2010, 59(8): 5791-5795.
doi: 10.7498/aps.59.5791
|
[10] |
王巍, 蒋刚. 基于双激发态对稠密等离子体中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研究.
,
2010, 59(11): 7815-7823.
doi: 10.7498/aps.59.7815
|
[11] |
朱婧晶, 苟秉聪. 类氦离子高双激发态电子关联效应的研究.
,
2009, 58(8): 5285-5290.
doi: 10.7498/aps.58.5285
|
[12] |
师应龙, 董晨钟, 张登红, 符彦飙. 高离化态Hg和U离子的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
,
2008, 57(1): 88-95.
doi: 10.7498/aps.57.88
|
[13] |
张登红, 董晨钟, 颉录有, 丁晓斌, 符彦飙. 类氦离子的KLL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相对论理论研究.
,
2006, 55(1): 112-118.
doi: 10.7498/aps.55.112
|
[14] |
易有根, 郑志坚, 颜君, 李萍, 方泉玉, 邱玉波. Au激光等离子体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
,
2002, 51(12): 2740-2744.
doi: 10.7498/aps.51.2740
|
[15] |
盛勇, 蒋刚, 朱正和. 类氢类氦类锂镁离子双电子复合的旁观电子角动量研究.
,
2002, 51(3): 501-505.
doi: 10.7498/aps.51.501
|
[16] |
焦荣珍, 程新路, 杨向东, 朱俊. 类镍Dy38+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研究.
,
2002, 51(8): 1755-1758.
doi: 10.7498/aps.51.1755
|
[17] |
沈异凡, 李万兴. 激发态铯原子间的碰撞能量转移.
,
1993, 42(11): 1766-1773.
doi: 10.7498/aps.42.1766
|
[18] |
芶秉聪. 高双激发Intershell共振态的辐射和Auger跃迁率.
,
1993, 42(2): 223-230.
doi: 10.7498/aps.42.223
|
[19] |
马锦秀, 徐至展. 双束“自陷”激光驱动的电子等离子体波的拍频激发.
,
1988, 37(5): 735-742.
doi: 10.7498/aps.37.735
|
[20] |
李家明. 双电子复合逆过程的多通道理论.
,
1983, 32(1): 84-91.
doi: 10.7498/aps.3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