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漆世锴, 王小霞, 王兴起, 胡明玮, 刘理, 曾伟. 大功率磁控管用新型Y2Hf2O7陶瓷阴极研究.
,
2020, 69(3): 037901.
doi: 10.7498/aps.69.20191496
|
[2] |
蔡丹, 刘列, 巨金川, 王海涛, 赵雪龙, 王潇. 碳纳米管和天鹅绒阴极强流发射特性的对比研究.
,
2016, 65(4): 045202.
doi: 10.7498/aps.65.045202
|
[3] |
王益军, 严诚. 不同电场下碳纳米管场致发射电流密度研究.
,
2015, 64(19): 197304.
doi: 10.7498/aps.64.197304
|
[4] |
胡小颖, 王淑敏, 裴艳慧, 田宏伟, 朱品文. 碳纳米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一步合成及其场 发射性质研究.
,
2013, 62(3): 038101.
doi: 10.7498/aps.62.038101
|
[5] |
麻华丽, 霍海波, 曾凡光, 向飞, 王淦平. 铜基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及其强流脉冲发射特性研究.
,
2013, 62(15): 158801.
doi: 10.7498/aps.62.158801
|
[6] |
吕文辉, 张帅. 接触电阻对碳纳米管场发射的影响.
,
2012, 61(1): 018801.
doi: 10.7498/aps.61.018801
|
[7] |
袁学松, 张宇, 孙利民, 黎晓云, 邓少芝, 许宁生, 鄢扬. 碳纳米管冷阴极脉冲发射特性及仿真模型研究.
,
2012, 61(21): 216101.
doi: 10.7498/aps.61.216101
|
[8] |
潜力, 王昱权, 刘亮, 范守善. 碳纳米管在大气压环境中的场致发射特性.
,
2011, 60(2): 028801.
doi: 10.7498/aps.60.028801
|
[9] |
王益军, 王六定, 杨敏, 刘光清, 严诚. 分层掺B和吸附H2O碳纳米管的结构稳定性及电子场发射性能.
,
2010, 59(7): 4950-4954.
doi: 10.7498/aps.59.4950
|
[10] |
潘金艳, 张文彦, 高云龙. 基于铟锡氧化物/Ti复合电极的高亮度碳纳米管场致发射冷阴极.
,
2010, 59(12): 8762-8769.
doi: 10.7498/aps.59.8762
|
[11] |
何春山, 王伟良, 陈桂华, 李志兵. 镜像势对碳纳米管阵列场发射特性的影响.
,
2009, 58(13): 241-S245.
doi: 10.7498/aps.58.241
|
[12] |
柏 鑫, 王鸣生, 刘 洋, 张耿民, 张兆祥, 赵兴钰, 郭等柱, 薛增泉. 碳纳米管端口的场蒸发.
,
2008, 57(7): 4596-4601.
doi: 10.7498/aps.57.4596
|
[13] |
孙海军, 梁世东. Peierls相变与磁场中碳纳米管的场发射.
,
2008, 57(3): 1930-1934.
doi: 10.7498/aps.57.1930
|
[14] |
秦玉香, 胡 明. 钛碳化物改性碳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
,
2008, 57(6): 3698-3702.
doi: 10.7498/aps.57.3698
|
[15] |
廖庆亮, 张 跃, 黄运华, 齐俊杰, 高战军, 夏连胜, 张 篁. 碳纳米管阴极的短脉冲爆炸场发射与等离子体膨胀.
,
2008, 57(3): 1778-1783.
doi: 10.7498/aps.57.1778
|
[16] |
廖庆亮, 张 跃, 夏连胜, 齐俊杰, 黄运华, 邓战强, 高战军, 曹佳伟. 丝网印刷制备碳纳米管阴极的强流脉冲发射特性研究.
,
2008, 57(4): 2328-2333.
doi: 10.7498/aps.57.2328
|
[17] |
郭大勃, 元 光, 宋翠华, 顾长志, 王 强. 碳纳米管的变温场发射.
,
2007, 56(10): 6114-6117.
doi: 10.7498/aps.56.6114
|
[18] |
郭平生, 陈 婷, 曹章轶, 张哲娟, 陈奕卫, 孙 卓. 场致发射阴极碳纳米管的热化学气相沉积法低温生长.
,
2007, 56(11): 6705-6711.
doi: 10.7498/aps.56.6705
|
[19] |
陈荣华, 朱明原, 李 瑛, 李文献, 金红明, 窦士学. 脉冲磁场处理对碳纳米管掺杂MgB2线材临界电流密度的影响.
,
2006, 55(9): 4878-4882.
doi: 10.7498/aps.55.4878
|
[20] |
李 强, 梁二军. 碳、碳氮和硼碳氮纳米管场发射性能的比较研究.
,
2005, 54(12): 5931-5936.
doi: 10.7498/aps.54.5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