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莫非, 于翔, 张世健, Gennady Efimovich Remnev, 乐小云. 一种用于强流脉冲离子束的束流输出稳定性实时监测方法.
,
2023, 72(17): 175205.
doi: 10.7498/aps.72.20230854
|
[2] |
杨雄, 程谋森, 王墨戈, 李小康. 螺旋波等离子体放电三维直接数值模拟.
,
2017, 66(2): 025201.
doi: 10.7498/aps.66.025201
|
[3] |
韩波, 王菲鹿, 梁贵云, 赵刚. 实验室光致电离等离子体中激发过程的研究.
,
2016, 65(11): 110503.
doi: 10.7498/aps.65.110503
|
[4] |
陈文波, 龚学余, 路兴强, 冯军, 廖湘柏, 黄国玉, 邓贤君. 基于动理论模型的一维等离子体电磁波传输特性分析.
,
2014, 63(21): 214101.
doi: 10.7498/aps.63.214101
|
[5] |
袁忠才, 时家明. 高功率微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理论和数值研究.
,
2014, 63(9): 095202.
doi: 10.7498/aps.63.095202
|
[6] |
成玉国, 程谋森, 王墨戈, 李小康. 磁场对螺旋波等离子体波和能量吸收影响的数值研究.
,
2014, 63(3): 035203.
doi: 10.7498/aps.63.035203
|
[7] |
王宇, 陈再高, 雷奕安. 等离子体填充0.14 THz相对论返波管模拟.
,
2013, 62(12): 125204.
doi: 10.7498/aps.62.125204
|
[8] |
欧阳建明, 邵福球, 邹德滨. 大气等离子体中负氧离子产生和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
2011, 60(11): 110209.
doi: 10.7498/aps.60.110209
|
[9] |
夏志林, 郭培涛, 薛亦渝, 黄才华, 李展望. 短脉冲激光诱导薄膜损伤的等离子体爆炸过程分析.
,
2010, 59(5): 3523-3530.
doi: 10.7498/aps.59.3523
|
[10] |
陈 飞, 张晓丹, 赵 颖, 魏长春, 孙 建. 硅薄膜沉积过程中等离子发光基团的一维空间分布研究.
,
2008, 57(5): 3276-3280.
doi: 10.7498/aps.57.3276
|
[11] |
欧阳建明, 邵福球, 林明东. 含氧等离子体中臭氧形成过程数值模拟.
,
2008, 57(5): 3293-3297.
doi: 10.7498/aps.57.3293
|
[12] |
宫 野, 张建红, 王晓东, 吴 迪, 刘金远, 刘 悦, 王晓钢, 马腾才. 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双层靶能量沉积的数值模拟.
,
2008, 57(8): 5095-5099.
doi: 10.7498/aps.57.5095
|
[13] |
赵国伟, 王之江, 徐跃民, 粱志伟, 徐 杰. 射频激励等离子体非线性效应的FDTD数值模拟.
,
2007, 56(9): 5304-5308.
doi: 10.7498/aps.56.5304
|
[14] |
吴 迪, 宫 野, 刘金远, 王晓钢, 刘 悦, 马腾才. 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靶及其喷发的数值研究.
,
2006, 55(7): 3501-3505.
doi: 10.7498/aps.55.3501
|
[15] |
吴 迪, 宫 野, 刘金远, 王晓钢, 刘 悦, 马腾才. 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靶材烧蚀效应二维数值研究.
,
2006, 55(1): 398-402.
doi: 10.7498/aps.55.398
|
[16] |
吴 迪, 宫 野, 刘金远, 王晓钢. 强流脉冲离子束与靶作用域值的研究.
,
2005, 54(4): 1636-1640.
doi: 10.7498/aps.54.1636
|
[17] |
唐昌建, 宫玉彬, 杨玉芷. 二维相对论运动等离子体的介电率张量.
,
2004, 53(4): 1145-1149.
doi: 10.7498/aps.53.1145
|
[18] |
张端明, 关 丽, 李智华, 钟志成, 侯思普, 杨凤霞, 郑克玉. 脉冲激光制膜过程中等离子体演化规律的研究.
,
2003, 52(1): 242-246.
doi: 10.7498/aps.52.242
|
[19] |
卢新培, 潘垣, 张寒虹. 水中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通道特性及气泡破裂过程.
,
2002, 51(8): 1768-1772.
doi: 10.7498/aps.51.1768
|
[20] |
梅显秀, 徐军, 马腾才. 利用强流脉冲离子束技术在室温下沉积类金刚石薄膜研究.
,
2002, 51(8): 1875-1880.
doi: 10.7498/aps.51.18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