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琪, 管鹏飞. La65X35(X=Ni,Al)非晶合金原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2018, 67(17): 178101.
doi: 10.7498/aps.67.20180992
|
[2] |
马超, 闵道敏, 李盛涛, 郑旭, 李西育, 闵超, 湛海涯. 聚丙烯/氧化铝纳米电介质的陷阱与直流击穿特性.
,
2017, 66(6): 067701.
doi: 10.7498/aps.66.067701
|
[3] |
杨淑敏, 韩伟, 顾建军, 李海涛, 岂云开. 虹彩环形结构色氧化铝薄膜的制备与研究.
,
2015, 64(7): 076102.
doi: 10.7498/aps.64.076102
|
[4] |
秦飞飞, 张海明, 王彩霞, 郭聪, 张晶晶. 基于阳极氧化铝纳米光栅的薄膜硅太阳能电池双重陷光结构设计与仿真.
,
2014, 63(19): 198802.
doi: 10.7498/aps.63.198802
|
[5] |
任桂明, 郑圆圆, 王丁, 王林, 谌晓洪, 王玲, 马敏, 刘华兵. 氢化氧化铝的同位素效应研究.
,
2014, 63(23): 233104.
doi: 10.7498/aps.63.233104
|
[6] |
席发元, 吕会议. 不同 Ep/q 值的离子与氧化铝毛细孔的相互作用.
,
2013, 62(1): 016104.
doi: 10.7498/aps.62.016104
|
[7] |
吴太权, 王新燕, 焦志伟, 罗宏雷, 朱萍. Cu(100)表面CO分子单层膜的原子结构.
,
2013, 62(18): 186301.
doi: 10.7498/aps.62.186301
|
[8] |
何悦, 窦亚楠, 马晓光, 陈绍斌, 褚君浩. 热原子层沉积氧化铝对硅的钝化性能及热稳定性.
,
2012, 61(24): 248102.
doi: 10.7498/aps.61.248102
|
[9] |
郭古青, 杨亮, 张国庆. Zr48Cu45Al7大块金属玻璃的原子结构研究.
,
2011, 60(1): 016103.
doi: 10.7498/aps.60.016103
|
[10] |
王旭龙琦, 张冬仙, 章海军. 基于多孔氧化铝和单原子沉积技术的颜色调控方法研究.
,
2011, 60(5): 058104.
doi: 10.7498/aps.60.058104
|
[11] |
廖国进, 闫绍峰, 巴德纯. 铈掺杂氧化铝薄膜的蓝紫色发光特性.
,
2008, 57(11): 7327-7332.
doi: 10.7498/aps.57.7327
|
[12] |
黄丽清, 潘华强, 王 军, 童慧敏, 朱 可, 任冠旭, 王永昌. 多孔氧化铝膜上自组织生长Sn纳米点阵列的研究.
,
2007, 56(11): 6712-6716.
doi: 10.7498/aps.56.6712
|
[13] |
赵新新, 陶向明, 陈文斌, 陈 鑫, 尚学府, 谭明秋. Cu(100)表面c(2×2)-N原子结构与吸附行为研究.
,
2006, 55(11): 6001-6007.
doi: 10.7498/aps.55.6001
|
[14] |
王 森, 俞国军, 巩金龙, 朱德彰, 何绥霞, 朱志远, 徐洪杰. 碳纳米管的氧化铝模板法合成及其退火效应研究.
,
2005, 54(10): 4949-4954.
doi: 10.7498/aps.54.4949
|
[15] |
李 燕, 王成伟, 田 军, 刘维民, 陈 淼, 力虎林. 钴/氧化铝纳米有序阵列复合结构的光学特性研究.
,
2004, 53(5): 1594-1598.
doi: 10.7498/aps.53.1594
|
[16] |
武珊. Cu + 掺杂口氧化铝光谱性能的研究.
,
1995, 44(6): 1003-1008.
doi: 10.7498/aps.44.1003
|
[17] |
承焕生, 要小未, 杨福家. 氧化铝与Al(100)基体间界面原子结构研究.
,
1993, 42(7): 1110-1115.
doi: 10.7498/aps.42.1110
|
[18] |
承焕生, 崔志祥, 徐洪杰, 要小未, 杨福家. Al(100)表面原子结构的高能离子散射研究.
,
1989, 38(12): 1981-1987.
doi: 10.7498/aps.38.1981
|
[19] |
侯晓远, 董国胜, 丁训民, 王迅. 一种可能的InP(100)(4×2)表面原子结构模型.
,
1987, 36(9): 1148-1153.
doi: 10.7498/aps.36.1148
|
[20] |
贺继平. 提高氧化铝坩埚使用寿命的方法.
,
1960, 16(7): 423-424.
doi: 10.7498/aps.16.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