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建铖, 吴朝兴, 郭太良. 无注入型发光二极管的载流子输运模型研究.
,
2023, 72(4): 048503.
doi: 10.7498/aps.72.20221831
|
[2] |
黄鑫梅, 何晓莉, 徐强, 陈平, 张勇, 高春红. 基于离子化合物的高性能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
2022, 71(20): 208502.
doi: 10.7498/aps.71.20220858
|
[3] |
高承浩, 徐峰, 张丽, 赵德胜, 魏星, 车玲娟, 庄永漳, 张宝顺, 张晶. 基于离子注入隔离的微缩化发光二极管阵列性能.
,
2020, 69(2): 027802.
doi: 10.7498/aps.69.20191418
|
[4] |
祝昕哲, 刘维媛, 陈民. 锐真空-等离子体边界倾角对激光尾波场加速中电子注入的影响.
,
2020, 69(3): 035201.
doi: 10.7498/aps.69.20191332
|
[5] |
黄伟, 李跃龙, 任慧志, 王鹏阳, 魏长春, 侯国付, 张德坤, 许盛之, 王广才, 赵颖, 袁明鉴, 张晓丹. 基于N型纳米晶硅氧电子注入层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
2019, 68(12): 128103.
doi: 10.7498/aps.68.20190258
|
[6] |
郭伟玲, 邓杰, 王嘉露, 王乐, 邰建鹏. 具有石墨烯/铟锑氧化物复合透明电极的GaN发光二极管.
,
2019, 68(24): 247303.
doi: 10.7498/aps.68.20190983
|
[7] |
王通, 王晓方. 激光尾场加速电子的密度梯度注入的解析处理.
,
2016, 65(4): 044102.
doi: 10.7498/aps.65.044102
|
[8] |
赵宝锋, 唐怀军, 余磊, 王保争, 文尚胜. 掺杂离子型配合物的高效聚合物白光发光二极管.
,
2011, 60(8): 088502.
doi: 10.7498/aps.60.088502
|
[9] |
王保争, 张安琪, 吴宏滨, 杨伟, 文尚胜. 一种基于荧光材料的聚合物白光发光二极管.
,
2010, 59(6): 4240-4244.
doi: 10.7498/aps.59.4240
|
[10] |
邹建华, 兰林锋, 徐瑞霞, 杨伟, 彭俊彪. 有机薄膜晶体管驱动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研究.
,
2010, 59(2): 1275-1281.
doi: 10.7498/aps.59.1275
|
[11] |
朱德喜, 甄红宇, 叶辉, 刘旭. 基于空穴注入层摩擦定向的偏振蓝光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
2009, 58(1): 596-601.
doi: 10.7498/aps.58.596
|
[12] |
牛巧利, 章勇, 范广涵. 高效率共轭聚合物主体绿光磷光发光二极管.
,
2009, 58(12): 8630-8634.
doi: 10.7498/aps.58.8630
|
[13] |
李春, 彭俊彪, 曾文进. 新型TPBI/Ag阴极结构的红色有机发光二极管.
,
2009, 58(3): 1992-1996.
doi: 10.7498/aps.58.1992
|
[14] |
邹建华, 陶洪, 吴宏滨, 彭俊彪. 修饰阴极界面提高聚合物白光二极管发光效率.
,
2009, 58(2): 1224-1228.
doi: 10.7498/aps.58.1224
|
[15] |
李海宏, 李冬梅, 刘 文, 李 元, 刘晓静, 刘德胜, 解士杰. 金属/掺杂聚合物/金属结构中载流子的注入与输运.
,
2008, 57(2): 1117-1122.
doi: 10.7498/aps.57.1117
|
[16] |
甄红宇, 罗 潺, 朱德喜, 叶 辉, 王军培. 一种红光螯合电磷光聚合物光电性能的研究.
,
2008, 57(3): 1918-1923.
doi: 10.7498/aps.57.1918
|
[17] |
黄文波, 曾文进, 王 藜, 彭俊彪.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中的负电容效应.
,
2008, 57(9): 5983-5988.
doi: 10.7498/aps.57.5983
|
[18] |
黄文波, 彭俊彪. 高分子发光二极管载流子注入过程研究.
,
2007, 56(5): 2974-2978.
doi: 10.7498/aps.56.2974
|
[19] |
王 军, 魏孝强, 饶海波, 成建波, 蒋亚东. 基于铱配合物材料的高效高稳定性有机发光二极管.
,
2007, 56(2): 1156-1161.
doi: 10.7498/aps.56.1156
|
[20] |
聂 海, 张 波, 唐先忠. 聚合物掺杂有机小分子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与杂质陷阱效应.
,
2007, 56(1): 263-267.
doi: 10.7498/aps.56.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