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靖, 刘运全. 基于相对论自由电子的量子物理.
,
2022, 71(23): 233302.
doi: 10.7498/aps.71.20221289
|
[2] |
尚吉花, 杨新宇, 孙大鹏, 张久兴. 钡钨阴极优化与热电子发射性能.
,
2022, 71(4): 047901.
doi: 10.7498/aps.71.20211684
|
[3] |
崔杰, 苏俊杰, 王军, 夏国栋, 李志刚. 自由分子区内纳米颗粒的热泳力计算.
,
2021, 70(5): 055101.
doi: 10.7498/aps.70.20201629
|
[4] |
王振兴, 曹志远, 李瑞, 陈峰, 孙丽琼, 耿英三, 王建华. 纵磁作用下真空电弧单阴极斑点等离子体射流三维混合模拟.
,
2021, 70(5): 055201.
doi: 10.7498/aps.70.20201701
|
[5] |
王国建, 刘燕文, 李芬, 田宏, 朱虹, 李云, 赵恒邦, 王小霞, 张志强. 离子束表面处理对光电阴极发射的影响.
,
2021, 70(21): 218503.
doi: 10.7498/aps.70.20210587
|
[6] |
徐佳伟, 许传喜, 张瑞田, 朱小龙, 冯文天, 赵冬梅, 梁贵云, 郭大龙, 高永, 张少锋, 苏茂根, 马新文. 态选择电荷交换实验测量以及对天体物理软X射线发射模型的检验.
,
2021, 70(8): 080702.
doi: 10.7498/aps.70.20201685
|
[7] |
郝广辉, 韩攀阳, 李兴辉, 李泽鹏, 高玉娟. 真空沟道结构GaAs光电阴极电子发射特性.
,
2020, 69(10): 108501.
doi: 10.7498/aps.69.20191893
|
[8] |
郝广辉, 李泽鹏, 高玉娟, 周亚昆. 表面形貌对热阴极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
,
2019, 68(3): 037901.
doi: 10.7498/aps.68.20181725
|
[9] |
任峰, 阴生毅, 卢志鹏, 李阳, 王宇, 张申金, 杨峰, 卫东. 深紫外激光光发射与热发射电子显微镜在热扩散阴极研究中的应用.
,
2017, 66(18): 187901.
doi: 10.7498/aps.66.187901
|
[10] |
左应红, 王建国, 朱金辉, 牛胜利, 范如玉. 爆炸电子发射初期阴极表面电场的研究.
,
2012, 61(17): 177901.
doi: 10.7498/aps.61.177901
|
[11] |
彭凯, 刘大刚. 三维热场致发射模型的数值模拟与研究.
,
2012, 61(12): 121301.
doi: 10.7498/aps.61.121301
|
[12] |
袁学松, 张宇, 孙利民, 黎晓云, 邓少芝, 许宁生, 鄢扬. 碳纳米管冷阴极脉冲发射特性及仿真模型研究.
,
2012, 61(21): 216101.
doi: 10.7498/aps.61.216101
|
[13] |
刘维浩, 张雅鑫, 胡旻, 周俊, 刘盛纲. 基于场致发射阴极阵列的太赫兹源的物理机理研究.
,
2012, 61(12): 127901.
doi: 10.7498/aps.61.127901
|
[14] |
吴 坚. AlInGaAs垂直谐振腔顶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横向温度效应的解析热模型及其表征.
,
2006, 55(11): 5848-5854.
doi: 10.7498/aps.55.5848
|
[15] |
余建华, 赖建军, 黄建军, 王新兵, 丘军林. 槽型空心阴极放电中槽底阴极面的电子发射对放电的影响.
,
2002, 51(9): 2080-2085.
doi: 10.7498/aps.51.2080
|
[16] |
孙俊生, 武传松, Y.M.Zhang. 双面电弧焊接的传热模型.
,
2002, 51(2): 286-290.
doi: 10.7498/aps.51.286
|
[17] |
邵浩, 刘国治. 向外发射同轴型虚阴极振荡器研究.
,
2001, 50(12): 2387-2392.
doi: 10.7498/aps.50.2387
|
[18] |
刘金远, 宫野, 李国炳, 马腾才, 张林. 轴向磁场中线性热势模型电弧的螺旋不稳定性.
,
1996, 45(4): 608-618.
doi: 10.7498/aps.45.608
|
[19] |
方道腴. 在横向磁场中真空电弧后退速度和阴极温度的关系.
,
1983, 32(7): 838-844.
doi: 10.7498/aps.32.838
|
[20] |
张恩虬. 关于热电子发射理论的评述(Ⅰ)——对氧化物阴极的半导体模型的批判.
,
1974, 23(5): 43-52.
doi: 10.7498/aps.2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