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旭, 王川, 胡荣豪, 陶治豪, 邓小良, 梁亦寒, 李晓亚, 吕蒙, 祝文军. 中高Z元素原子、离子的电子碰撞电离与激发截面快速计算方法.
,
2024, 73(10): 103104.
doi: 10.7498/aps.73.20240213
|
[2] |
焦飞, 蒋军, 颉录有, 张登红, 董晨钟, 陈展斌. Cd+离子5s2S1/2→5p2P3/2电子碰撞激发截面和退激辐射光子极化度的理论研究.
,
2015, 64(23): 233401.
doi: 10.7498/aps.64.233401
|
[3] |
杨建会, 范强, 张建平. 类氖等电子系列离子基态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研究.
,
2012, 61(19): 193101.
doi: 10.7498/aps.61.193101
|
[4] |
刘延君, 董晨钟, 蒋军, 颉录有. 电子与类铍N3+和O4+离子碰撞激发截面的相对论扭曲波计算.
,
2009, 58(4): 2320-2327.
doi: 10.7498/aps.58.2320
|
[5] |
颉录有, 张志远, 董晨钟, 蒋 军. 高离化态类镍离子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相对论扭曲波理论研究.
,
2008, 57(10): 6249-6258.
doi: 10.7498/aps.57.6249
|
[6] |
杨宁选, 蒋 军, 颉录有, 董晨钟. Breit相互作用对类氦离子亚稳态1s2s 3S1电子碰撞激发截面的影响.
,
2008, 57(5): 2888-2894.
doi: 10.7498/aps.57.2888
|
[7] |
乔秀梅, 张国平. 瞬态电子碰撞激发类氖锗19.6nm X射线激光的理论研究.
,
2007, 56(9): 5248-5251.
doi: 10.7498/aps.56.5248
|
[8] |
韩利红, 芶秉聪, 王菲. 类铍BⅡ离子激发态的相对论能量和精细结构.
,
2001, 50(9): 1681-1684.
doi: 10.7498/aps.50.1681
|
[9] |
齐静波, 陈重阳, 王炎森. 类钠离子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
,
2001, 50(8): 1475-1480.
doi: 10.7498/aps.50.1475
|
[10] |
滕舟轩, 陈重阳, 王炎森, 徐学基, 孙永盛. 类Li等电子系离子共振俘获双自电离截面的扭曲波计算.
,
1999, 48(10): 1858-1863.
doi: 10.7498/aps.48.1858
|
[11] |
颜士翔, 陈重阳, 滕舟轩, 王炎森, 孙永盛. 低和中等电离度离子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的扭曲波计算.
,
1998, 47(4): 583-590.
doi: 10.7498/aps.47.583
|
[12] |
方泉玉, 蔡蔚, 沈智军, 邹宇, 李萍, 徐元光. 电子与类锂离子碰撞激发截面和速率系数.
,
1996, 45(10): 1641-1646.
doi: 10.7498/aps.45.1641
|
[13] |
屈一至, 仝晓民, 李家明. 电子与原子、离子碰撞过程的相对论效应.
,
1995, 44(11): 1719-1726.
doi: 10.7498/aps.44.1719
|
[14] |
方泉玉, 蔡蔚, 沈智军, 李萍, 邹宇, 徐元光, 陈国新. 电子与高荷电离子碰撞激发的扭曲波截面.
,
1995, 44(3): 383-395.
doi: 10.7498/aps.44.383
|
[15] |
吴俊伶. 等离子体中相对论性电子回旋波色散关系.
,
1993, 42(5): 775-784.
doi: 10.7498/aps.42.775
|
[16] |
方渡飞, 王炎森, 胡畏, 高海滨, 陆福全. 类硼离子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
,
1993, 42(1): 40-45.
doi: 10.7498/aps.42.40
|
[17] |
胡畏, 方渡飞, 王炎森, 陆福全, 汤家镛, 杨福家. 包含激发-自电离的类锂离子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
,
1993, 42(9): 1416-1421.
doi: 10.7498/aps.42.1416
|
[18] |
方渡飞, 王炎森, 胡畏. 类氦离子的电子碰撞电离微分截面.
,
1992, 41(5): 744-749.
doi: 10.7498/aps.41.744
|
[19] |
石秉仁. 相对论性电子束的类Tokamak平衡.
,
1983, 32(4): 507-514.
doi: 10.7498/aps.32.507
|
[20] |
李家明. 电子与类锂离子碰撞激发.
,
1980, 29(4): 419-428.
doi: 10.7498/aps.29.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