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赫宇, 李忠磊, 杜伯学. 界面电子结构对核壳量子点/聚乙烯纳米复合绝缘电导与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
,
2024, 73(12): 127702.
doi: 10.7498/aps.73.20232041
|
[2] |
赵大帅, 孙志, 孙兴, 孙怀得, 韩柏. 基于分形理论的微间隙空气放电.
,
2021, 70(20): 205207.
doi: 10.7498/aps.70.20210362
|
[3] |
郭榕榕, 林金海, 刘莉莉, 李世韦, 王尘, 林海军. CdZnTe晶体中深能级缺陷对空间电荷分布特性的影响.
,
2020, 69(22): 226103.
doi: 10.7498/aps.69.20200553
|
[4] |
袁端磊, 闵道敏, 黄印, 谢东日, 王海燕, 杨芳, 朱志豪, 费翔, 李盛涛. 掺杂含量对环氧纳米复合电介质陷阱与空间电荷的影响.
,
2017, 66(9): 097701.
doi: 10.7498/aps.66.097701
|
[5] |
梁铭辉, 郑飞虎, 安振连, 张冶文. 基于Monte Carlo的热脉冲法数据分析.
,
2016, 65(7): 077702.
doi: 10.7498/aps.65.077702
|
[6] |
范昌君, 王瑞雪, 刘振, 雷勇, 李国庆, 熊祖洪, 杨晓晖. 基于溶液加工小分子材料发光层的有机-无机复合发光器件.
,
2015, 64(16): 167801.
doi: 10.7498/aps.64.167801
|
[7] |
刘康淋, 廖瑞金, 赵学童. 声脉冲法空间电荷测量系统的研究.
,
2015, 64(16): 164301.
doi: 10.7498/aps.64.164301
|
[8] |
左应红, 王建国, 朱金辉, 牛胜利, 范如玉. 爆炸电子发射初期阴极表面电场的研究.
,
2012, 61(17): 177901.
doi: 10.7498/aps.61.177901
|
[9] |
李维勤, 张海波, 鲁君. 非聚焦电子束照射SiO2薄膜带电效应.
,
2012, 61(2): 027302.
doi: 10.7498/aps.61.027302
|
[10] |
屠德民, 王霞, 吕泽鹏, 吴锴, 彭宗仁. 以能带理论诠释直流聚乙烯绝缘中空间电荷的形成和抑制机理.
,
2012, 61(1): 017104.
doi: 10.7498/aps.61.017104
|
[11] |
廖瑞金, 周天春, George Chen, 杨丽君. 聚合物材料空间电荷陷阱模型及参数.
,
2012, 61(1): 017201.
doi: 10.7498/aps.61.017201
|
[12] |
陈暄, 安振连, 刘晨霞, 张冶文, 郑飞虎. 表层氟化温度对聚乙烯中空间电荷积累的影响.
,
2012, 61(13): 138201.
doi: 10.7498/aps.61.138201
|
[13] |
安振连, 刘晨霞, 陈暄, 郑飞虎, 张冶文. 表层氟化聚乙烯中的空间电荷.
,
2012, 61(9): 098201.
doi: 10.7498/aps.61.098201
|
[14] |
廖瑞金, 伍飞飞, 刘兴华, 杨帆, 杨丽君, 周之, 翟蕾. 大气压直流正电晕放电暂态空间电荷分布仿真研究.
,
2012, 61(24): 245201.
doi: 10.7498/aps.61.245201
|
[15] |
陈曦, 王霞, 吴锴, 彭宗仁, 成永红. 温度梯度场对电声脉冲法空间电荷测量波形的影响.
,
2010, 59(10): 7327-7332.
doi: 10.7498/aps.59.7327
|
[16] |
赵敏, 安振连, 姚俊兰, 解晨, 夏钟福. 孔洞聚丙烯驻极体膜中空间电荷与孔洞击穿电荷的俘获特性.
,
2009, 58(1): 482-487.
doi: 10.7498/aps.58.482
|
[17] |
杨 强, 安振连, 郑飞虎, 张冶文.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空间电荷陷阱的能量分布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
2008, 57(6): 3834-3839.
doi: 10.7498/aps.57.3834
|
[18] |
安振连, 杨 强, 郑飞虎, 张冶文. 低密度聚乙烯热压成型过程中的空间电荷.
,
2007, 56(9): 5502-5507.
doi: 10.7498/aps.56.5502
|
[19] |
郑飞虎, 张冶文, 吴长顺, 李吉晓, 夏钟福. 用于固体介质中空间电荷的压电压力波法与电声脉冲法.
,
2003, 52(5): 1137-1142.
doi: 10.7498/aps.52.1137
|
[20] |
徐芝屏. 关于复合发光效率的测定.
,
1961, 17(1): 18-22.
doi: 10.7498/aps.1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