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焦宝宝. 基于原子核密度的核电荷半径新关系.
,
2023, 72(11): 112101.
doi: 10.7498/aps.72.20230126
|
[2] |
崔树稳, 李璐, 魏连甲, 钱萍. 双层石墨烯层间限域CO氧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
,
2019, 68(21): 218101.
doi: 10.7498/aps.68.20190447
|
[3] |
栾晓玮, 孙建平, 王凡嵩, 韦慧兰, 胡艺凡. 锑烯吸附金属Li原子的密度泛函研究.
,
2019, 68(2): 026802.
doi: 10.7498/aps.68.20181648
|
[4] |
关梦雪, 廉超, 孟胜. 基于原子轨道基的实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及应用.
,
2018, 67(12): 120201.
doi: 10.7498/aps.67.20180487
|
[5] |
陈燕红, 程锐, 张敏, 周贤明, 赵永涛, 王瑜玉, 雷瑜, 麻鹏鹏, 王昭, 任洁茹, 马新文, 肖国青. 利用质子能损检测气体靶区有效靶原子密度的实验研究.
,
2018, 67(4): 044101.
doi: 10.7498/aps.67.20172028
|
[6] |
张凤春, 李春福, 文平, 罗强, 冉曾令. 金属Fe与间隙H原子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研究.
,
2014, 63(22): 227101.
doi: 10.7498/aps.63.227101
|
[7] |
陈季香, 羌建兵, 王清, 董闯. 以最大原子密度定义合金相中的第一近邻团簇.
,
2012, 61(4): 046102.
doi: 10.7498/aps.61.046102
|
[8] |
袁健美, 郝文平, 李顺辉, 毛宇亮. Ni(111)表面C原子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
,
2012, 61(8): 087301.
doi: 10.7498/aps.61.087301
|
[9] |
张建东, 杨春, 陈元涛, 张变霞, 邵文英. 金原子掺杂的碳纳米管吸附CO气体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2011, 60(10): 106102.
doi: 10.7498/aps.60.106102
|
[10] |
徐志君, 刘夏吟. 光晶格中非相干超冷原子的密度关联效应.
,
2011, 60(12): 120305.
doi: 10.7498/aps.60.120305
|
[11] |
沈伟维, 李萍萍, 柯见洪. 小世界网络上的扩散限制的聚集-湮没反应动力学.
,
2010, 59(9): 6681-6688.
doi: 10.7498/aps.59.6681
|
[12] |
张变霞, 杨春, 冯玉芳, 余毅. 碳纳米管吸附铜原子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2009, 58(6): 4066-4071.
doi: 10.7498/aps.58.4066
|
[13] |
周蜀渝, 徐震, 屈求智, 周善钰, 刘亮, 王育竹. 高密度冷原子云辐射陷获效应造成的荧光减弱现象.
,
2009, 58(3): 1590-1594.
doi: 10.7498/aps.58.1590
|
[14] |
李连钢, 阮永丰. 电荷密度波经典模型的分析.
,
2006, 55(1): 441-445.
doi: 10.7498/aps.55.441
|
[15] |
顾 斌, 金年庆, 王志萍, 曾祥华. 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钠原子跃迁光谱.
,
2005, 54(10): 4648-4653.
doi: 10.7498/aps.54.4648
|
[16] |
林承键, 张焕乔, 刘祖华, 吴岳伟, 杨峰, 阮明. 单粒子势模型下价核子的密度分布.
,
2003, 52(4): 823-829.
doi: 10.7498/aps.52.823
|
[17] |
吴锋民, 施建青, 吴自勤. 高温下金属薄膜生长初期的模拟研究.
,
2001, 50(8): 1555-1559.
doi: 10.7498/aps.50.1555
|
[18] |
凤任飞, 武淑兰, 刘颖辉, 暨青, 徐克尊. 氩原子近LⅡ,Ⅲ边结构和振子强度密度.
,
1997, 46(10): 1901-1905.
doi: 10.7498/aps.46.1901
|
[19] |
梁晓玲, 李家明. 激发态原子振子强度密度极小点.
,
1985, 34(11): 1479-1487.
doi: 10.7498/aps.34.1479
|
[20] |
杨立铭. 原子核内核子轨道角動量分布与核子密度.
,
1953, 9(4): 302-316.
doi: 10.7498/aps.9.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