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尚阔, 王涛, 李坤, 曹昆, 张玺斌, 周艳, 赵建科, 姚保利. 光源光谱特性对空间相机调制传递函数检测的影响.
,
2021, 70(13): 134208.
doi: 10.7498/aps.70.20201575
|
[2] |
段亚轩, 刘尚阔, 陈永权, 薛勋, 赵建科, 高立民. Bayer滤波型彩色相机调制传递函数测量方法.
,
2017, 66(7): 074204.
doi: 10.7498/aps.66.074204
|
[3] |
张梦若, 陈开鑫. 一种简单精准的渐变折射率分布光波导分析方法.
,
2015, 64(14): 144205.
doi: 10.7498/aps.64.144205
|
[4] |
李金洋, 逯丹凤, 祁志美. 集成光波导静态傅里叶变换微光谱仪分辨率倍增方法.
,
2015, 64(11): 114207.
doi: 10.7498/aps.64.114207
|
[5] |
周建忠, 陈抱雪, 李家韡, 王关德, 浜中广见. 光波导脉冲耦合器研究.
,
2014, 63(1): 014211.
doi: 10.7498/aps.63.014211
|
[6] |
焦健, 高劲松, 徐念喜, 冯晓国, 胡海翔. 基于传递函数的频率选择表面集总参数研究.
,
2014, 63(13): 137301.
doi: 10.7498/aps.63.137301
|
[7] |
相里斌, 张文喜, 伍洲, 吕笑宇, 李杨, 周志盛, 孔新新. 相干场成像技术接收镜精度对传递函数的影响.
,
2013, 62(22): 224201.
doi: 10.7498/aps.62.224201
|
[8] |
肖啸, 张志友, 肖志刚, 许德富, 邓迟. 银层超透镜光学传递函数的研究.
,
2012, 61(11): 114201.
doi: 10.7498/aps.61.114201
|
[9] |
相里斌, 袁艳, 吕群波. 傅里叶变换光谱成像仪光谱传递函数研究.
,
2009, 58(8): 5399-5405.
doi: 10.7498/aps.58.5399
|
[10] |
林旭升, 吴立军, 郭 旗, 胡 巍, 兰 胜. 条形耦合波导对光子晶体耦合缺陷模的影响.
,
2008, 57(12): 7717-7724.
doi: 10.7498/aps.57.7717
|
[11] |
田 赫, 掌蕴东, 王 号, 邱 巍, 王 楠, 袁 萍. 光脉冲在微环耦合谐振光波导中传输线性特性的数值仿真.
,
2008, 57(11): 7012-7016.
doi: 10.7498/aps.57.7012
|
[12] |
田 赫, 掌蕴东, 王 号, 邱 巍, 王 楠, 袁 萍. 微环耦合谐振光波导中的色散控制模型与数值仿真.
,
2008, 57(10): 6400-6403.
doi: 10.7498/aps.57.6400
|
[13] |
戚巽骏, 林 斌, 曹向群, 陈钰清. 基于调制传递函数的光学低通滤波器评价模型与实验研究.
,
2008, 57(5): 2854-2859.
doi: 10.7498/aps.57.2854
|
[14] |
余和军, 夏金松, 余金中. 一种模拟倾斜折射率界面光波导的新方法.
,
2006, 55(3): 1023-1028.
doi: 10.7498/aps.55.1023
|
[15] |
田进寿, 赵宝升, 吴建军, 赵 卫, 刘运全, 张 杰. 飞秒电子衍射系统中调制传递函数的理论计算.
,
2006, 55(7): 3368-3374.
doi: 10.7498/aps.55.3368
|
[16] |
刘敬伟, 陈少武, 余金中. 一种分析三维楔脊形光波导与光纤耦合的方法.
,
2005, 54(1): 6-11.
doi: 10.7498/aps.54.6
|
[17] |
宋 琦, 宋昌烈, 李成仁, 李淑凤, 李建勇. 纵向非均匀掺铒的光波导放大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2005, 54(4): 1624-1629.
doi: 10.7498/aps.54.1624
|
[18] |
向际鹰, 吴 震, 曾绍群, 骆清铭, 张 平, 黄德修. 弱相干扫描层析成像系统的三维传递函数分析.
,
1999, 48(10): 1831-1838.
doi: 10.7498/aps.48.1831
|
[19] |
黄 菁, 梁瑞生, 司徒达, 张坤明, 唐志列. 高斯光束共焦扫描激光显微镜的光学传递函数.
,
1998, 47(8): 1289-1295.
doi: 10.7498/aps.47.1289
|
[20] |
西门纪业, 晏继文, 黄旭. 存在球差和失焦下电子光学传递函数和脉冲响应函数.
,
1985, 34(3): 348-358.
doi: 10.7498/aps.34.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