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叶凤娇, 张鹏, 张红强, 况鹏, 于润升, 王宝义, 曹兴忠. 正电子湮没符合多普勒展宽技术的材料学研究进展.
,
2024, 73(7): 077801.
doi: 10.7498/aps.73.20231487
|
[2] |
贺玮迪, 张培源, 刘翔, 田雪芬, 付馨葛, 邓爱红.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H/He中性束辐照钨钾合金中缺陷的演化.
,
2021, 70(16): 167803.
doi: 10.7498/aps.70.20210438
|
[3] |
朱特, 曹兴忠. 正电子湮没谱学在金属材料氢/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
2020, 69(17): 177801.
doi: 10.7498/aps.69.20200724
|
[4] |
张培源, 邓爱红, 田雪芬, 唐军. 利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钾掺杂钨合金中的缺陷.
,
2020, 69(9): 096103.
doi: 10.7498/aps.69.20191792
|
[5] |
曹兴忠, 宋力刚, 靳硕学, 张仁刚, 王宝义, 魏龙. 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半导体材料微观结构的应用进展.
,
2017, 66(2): 027801.
doi: 10.7498/aps.66.027801
|
[6] |
贺慧芳, 陈志权. 用正电子湮没研究纳米碲化铋的缺陷及其对热导率的影响.
,
2015, 64(20): 207804.
doi: 10.7498/aps.64.207804
|
[7] |
张丽娟, 张传超, 廖威, 刘建党, 谷冰川, 袁晓东, 叶邦角. 氘化对KH2PO4晶体微观缺陷影响的正电子湮没研究.
,
2015, 64(9): 097802.
doi: 10.7498/aps.64.097802
|
[8] |
胡远超, 曹兴忠, 李玉晓, 张鹏, 靳硕学, 卢二阳, 于润升, 魏龙, 王宝义. 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在金属/合金微观缺陷研究中的应用.
,
2015, 64(24): 247804.
doi: 10.7498/aps.64.247804
|
[9] |
周凯, 李辉, 王柱. 正电子湮没谱和光致发光谱研究掺锌GaSb质子辐照缺陷.
,
2010, 59(7): 5116-5121.
doi: 10.7498/aps.59.5116
|
[10] |
何元金, 马兴坤, 桂治轮, 李龙土. 用正电子湮没研究钙钛矿结构压电陶瓷中的点缺陷.
,
1998, 47(1): 146-153.
doi: 10.7498/aps.47.146
|
[11] |
马莉, 陈志权, 王少阶, 彭治林, 罗锡辉.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USY沸石的“二次孔”结构.
,
1997, 46(11): 2267-2273.
doi: 10.7498/aps.46.2267
|
[12] |
吴奕初, 朱梓英, 伊东芳子, 伊藤泰男. 镍中氢与缺陷互作用的正电子寿命和多普勒展宽研究.
,
1997, 46(2): 406-410.
doi: 10.7498/aps.46.406
|
[13] |
王小刚, 张宏. 铝中氢-空位复合体的正电子湮没特性.
,
1992, 41(4): 633-639.
doi: 10.7498/aps.41.633
|
[14] |
史子康, 黄存平. 用自由正电子固体表面态湮没技术研究2%PdO/Al2O3.
,
1992, 41(2): 288-294.
doi: 10.7498/aps.41.288
|
[15] |
彭栋梁, 王天民, 童志深. 形变充氢多晶纯钴中缺陷的正电子湮没研究.
,
1992, 41(7): 1106-1110.
doi: 10.7498/aps.41.1106
|
[16] |
王志超, 滕敏康, 刘吟春.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a-Si:H/a-SiNx:H多层膜中的界面缺陷.
,
1991, 40(12): 1973-1979.
doi: 10.7498/aps.40.1973
|
[17] |
何永枢, 黄懋容, 王欣竹, 马如璋, 于恩华. Fe-Ni合金马氏体相变缺陷的正电子湮没研究.
,
1986, 35(11): 1528-1531.
doi: 10.7498/aps.35.1528
|
[18] |
王天民, 下斗米道夫, 堂山昌男. 用正电子湮没研究NiAl中的晶体缺陷.
,
1986, 35(6): 704-708.
doi: 10.7498/aps.35.704
|
[19] |
王淑英, 季国坤, 侯耀永, 李理.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纯镍多晶体疲劳过程中的晶体缺陷.
,
1985, 34(12): 1627-1633.
doi: 10.7498/aps.34.1627
|
[20] |
曹玔, 王蕴玉, 熊兴民, 熊良钺, 姜健.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形变铁的恢复.
,
1982, 31(1): 126-131.
doi: 10.7498/aps.3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