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汪书兴, 李天钧, 黄新朝, 朱林繁. 内壳层体系的X射线腔量子光学.
,
2024, 73(24): .
doi: 10.7498/aps.73.20241218
|
[2] |
李博, 李玲, 朱敬军, 林炜平, 安竹. 采用薄靶方法测量低能电子致Al, Ti, Cu, Ag, Au元素K壳层电离截面与L壳层特征X射线产生截面.
,
2022, 71(17): 173402.
doi: 10.7498/aps.71.20220162
|
[3] |
崔鑫, 李苏宇, 郭福明, 田原野, 陈基根, 曾思良, 杨玉军. 高频激光脉冲作用下原子的光子和光电子发射.
,
2015, 64(4): 043201.
doi: 10.7498/aps.64.043201
|
[4] |
李勇, 李惠琪, 夏洋, 刘邦武. 原子层沉积方法制备核-壳型纳米材料研究.
,
2013, 62(19): 198102.
doi: 10.7498/aps.62.198102
|
[5] |
孟广为, 李敬宏, 裴文兵, 张维岩. 高温辐射场作用下的原子过程.
,
2012, 61(4): 043201.
doi: 10.7498/aps.61.043201
|
[6] |
董建军, 曹柱荣, 陈伯伦, 黄天暄, 缪文勇, 张继彦, 刘慎业, 江少恩, 丁永坤, 谷渝秋, 单连强. 基于Abel逆变换的辐射驱动内爆壳层密度分布研究.
,
2012, 61(11): 115206.
doi: 10.7498/aps.61.115206
|
[7] |
师应龙, 董晨钟. C Ⅱ离子1s内壳层激发态的结构和衰变特性的理论研究.
,
2009, 58(4): 2350-2357.
doi: 10.7498/aps.58.2350
|
[8] |
任晓东, 黄显宾, 周少彤, 张思群, 李晶, 杨礼兵, 李平. 单壳层喷气Z箍缩内爆特性分析.
,
2009, 58(10): 7067-7073.
doi: 10.7498/aps.58.7067
|
[9] |
桑萃萃, 万建杰, 董晨钟, 丁晓彬, 蒋 军. 锂原子光电离过程中的弛豫效应.
,
2008, 57(4): 2152-2160.
doi: 10.7498/aps.57.2152
|
[10] |
李 杰, 董晨钟, 颉录有. 内壳层电子激发(电离)诱发的电子波函数的弛豫及其对辐射跃迁概率的影响.
,
2006, 55(2): 655-660.
doi: 10.7498/aps.55.655
|
[11] |
丁晓彬, 董晨钟, Stephan Fritzsche. Cs Ⅳ离子4d内壳层激发态衰变过程的相对论理论研究.
,
2004, 53(8): 2490-2496.
doi: 10.7498/aps.53.2490
|
[12] |
邱华檀, 王友年. 快速C60离子团在固体中的库仑爆炸过程Ⅰ——球壳层模型.
,
2000, 49(8): 1528-1533.
doi: 10.7498/aps.49.1528
|
[13] |
鲍诚光. 电子关联与硼原子四个共壳P态的定性特征.
,
1994, 43(11): 1745-1753.
doi: 10.7498/aps.43.1745
|
[14] |
何绍堂, 淳于书泰, 沈华忠, 尤永碌, 张启仁, 杜风英, 顾元元, 杨上金, 黄文忠, 蔡玉琴, 孔令华, 谷渝秋, 孙永良, 何安, 刘素萍. 双爆炸膜内壳层光电离X射线激光实验研究.
,
1993, 42(12): 1933-1937.
doi: 10.7498/aps.42.1933
|
[15] |
刘磊, 李家明. 原子体系近核区电子波函数振幅(Ⅰ)——离化态原子高能光电离过程.
,
1991, 40(12): 1922-1928.
doi: 10.7498/aps.40.1922
|
[16] |
仝晓民, 李家明. 原子内壳层双光子衰变的相对论效应和屏蔽效应.
,
1989, 38(9): 1406-1412.
doi: 10.7498/aps.38.1406
|
[17] |
李家明, 赵中新. 变价稀土元素L,M,N内壳层电子束缚能量的变化.
,
1982, 31(1): 97-103.
doi: 10.7498/aps.31.97
|
[18] |
张宗烨, 赵维勤, 厉光烈. 原子核内多个核子关联的一些子结构.
,
1977, 26(1): 54-63.
doi: 10.7498/aps.26.54
|
[19] |
杨善德. 2s1/2—1d3/2壳层原子核能谱的壳模型分析.
,
1965, 21(8): 1522-1532.
doi: 10.7498/aps.21.1522
|
[20] |
储连元, 王德焴, 于敏. 满壳层外一个粒子原子核的能级.
,
1959, 15(8): 447-448.
doi: 10.7498/aps.15.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