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了BaTiO3晶粒生长基元稳定能计算的结果,并以此说明了水热条件下BaTiO3晶粒成核及生长过程
报道了BaTiO3晶粒生长基元稳定能计算的结果,并以此说明了水热条件下BaTiO3晶粒成核及生长过程
在超对称性、形状不变性框架下,计算了一维修正Pschl-Teler势、N维氢原子和N维各向同性谐振子的能量本征值.得到的能谱公式与用通常的因子化方法得到的严格解完全一致
在超对称性、形状不变性框架下,计算了一维修正Pschl-Teler势、N维氢原子和N维各向同性谐振子的能量本征值.得到的能谱公式与用通常的因子化方法得到的严格解完全一致
Berry曾经论证,Aharonov-Bohm相可以看成是Bery相.在论证中放弃了绝热近似,也未涉及量子态的非定态性.重新探讨了此论证,表明Bery的结论是正确的,但在该论证过程中需要作绝热近似.AB效应中运动电子是用一个运动波包(非定态)来描述的,AB相的出现,是要求波包的演化必须满足Schr?dinger方程的结果,但AB相的出现不受绝热条件的限制
Berry曾经论证,Aharonov-Bohm相可以看成是Bery相.在论证中放弃了绝热近似,也未涉及量子态的非定态性.重新探讨了此论证,表明Bery的结论是正确的,但在该论证过程中需要作绝热近似.AB效应中运动电子是用一个运动波包(非定态)来描述的,AB相的出现,是要求波包的演化必须满足Schr?dinger方程的结果,但AB相的出现不受绝热条件的限制
通过X光电子能谱(XPS)、阳极氧化电压谱(AVS)和Fiske台阶电压的测量,研究了约瑟夫森结中AlOx-Al隧道势垒.发现结的隧道势垒最佳沉积Al层厚度为7nm,Al上形成AlOx厚度只取决于氧化条件,与沉积Al厚无关,势垒Al氧化物可能含有一个像AlOOH态的OH基团.同时,估算了剩余Al厚度,证实了结中Al/Nb间在4.2K时,由常态Al而产生临近效应的存在
通过X光电子能谱(XPS)、阳极氧化电压谱(AVS)和Fiske台阶电压的测量,研究了约瑟夫森结中AlOx-Al隧道势垒.发现结的隧道势垒最佳沉积Al层厚度为7nm,Al上形成AlOx厚度只取决于氧化条件,与沉积Al厚无关,势垒Al氧化物可能含有一个像AlOOH态的OH基团.同时,估算了剩余Al厚度,证实了结中Al/Nb间在4.2K时,由常态Al而产生临近效应的存在
在计算机生成的二维多晶上,利用不均匀晶粒的熟化机理,对薄膜中的缩聚型分形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了影响缩聚过程的各主要因素,引入了三个参数:晶界速率因子b,弛豫范围L和周界曲率因素U.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均可得到与实验图像相类似的多分叉的分形图样
在计算机生成的二维多晶上,利用不均匀晶粒的熟化机理,对薄膜中的缩聚型分形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了影响缩聚过程的各主要因素,引入了三个参数:晶界速率因子b,弛豫范围L和周界曲率因素U.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均可得到与实验图像相类似的多分叉的分形图样
测量了25MeV/u40Ar+197Au反应中两裂片符合下的小角α-α关联.由α-α关联函数提取了8Be核的相对态布居和热核的核温度.实验测得发射温度随碰撞参数而稍有变化,从中心碰撞的4MeV变化至周边碰撞的3.8MeV.在周边碰撞中,观察到发射温度随着粒子能量的增加而升高
测量了25MeV/u40Ar+197Au反应中两裂片符合下的小角α-α关联.由α-α关联函数提取了8Be核的相对态布居和热核的核温度.实验测得发射温度随碰撞参数而稍有变化,从中心碰撞的4MeV变化至周边碰撞的3.8MeV.在周边碰撞中,观察到发射温度随着粒子能量的增加而升高
提出一种处理多荧光谱线耦合系统辐射束缚问题的理论方法.这里的耦合包括激发态间的碰撞传能和当谱线重叠时对荧光的交叉吸收.首先将描述辐射束缚的Holstein方程扩展为适用于描述多个激发能级且包括交叉耦合项的微分积分方程组,并将其纳入矢量、矩阵的形式.然后直接通过算符运算求解,给出按算符展开的级数解式.最后对级数解进行约化,导出一个只用有限项便可对系统行为进行完整描述的、远较简单截断近似优越的结果.还给出了一个双激发能级系统的计算实例
提出一种处理多荧光谱线耦合系统辐射束缚问题的理论方法.这里的耦合包括激发态间的碰撞传能和当谱线重叠时对荧光的交叉吸收.首先将描述辐射束缚的Holstein方程扩展为适用于描述多个激发能级且包括交叉耦合项的微分积分方程组,并将其纳入矢量、矩阵的形式.然后直接通过算符运算求解,给出按算符展开的级数解式.最后对级数解进行约化,导出一个只用有限项便可对系统行为进行完整描述的、远较简单截断近似优越的结果.还给出了一个双激发能级系统的计算实例
对43—95MeV的氩离子在与固体靶(Zt=6—74)碰撞中产生的Kα卫星线和超级卫星线作了高精度测量,得到了氩离子2s和2p支壳层空穴产生的概率,并对空穴产生的过程作了解释
对43—95MeV的氩离子在与固体靶(Zt=6—74)碰撞中产生的Kα卫星线和超级卫星线作了高精度测量,得到了氩离子2s和2p支壳层空穴产生的概率,并对空穴产生的过程作了解释
在复旦大学加速器实验室的30keV同位素分离器上,使用新近建立的一套用于单价离子与气体分子碰撞的单电子俘获截面测量装置,测量了5—30keV Ho+,Ce+,La+与H2碰撞的单电子俘获截面.实验发现中空型离子源的阳极电压的变化对于稀土离子的亚稳态比例有一定影响,同时造成了单电子俘获截面的很大变化,而阳极电压对Ar+的影响很小.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在复旦大学加速器实验室的30keV同位素分离器上,使用新近建立的一套用于单价离子与气体分子碰撞的单电子俘获截面测量装置,测量了5—30keV Ho+,Ce+,La+与H2碰撞的单电子俘获截面.实验发现中空型离子源的阳极电压的变化对于稀土离子的亚稳态比例有一定影响,同时造成了单电子俘获截面的很大变化,而阳极电压对Ar+的影响很小.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利用双光子过程诱导原子相干,可以简化封闭Ξ型三能级激光系统的抽运机制,只要抽运场存在.系统总可以产生激光,或产生反转激光,或产生无反转激光.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实现从反转激光到无反转激光的转换,转换前后的反转激光和无反转激光基本上是等效的
利用双光子过程诱导原子相干,可以简化封闭Ξ型三能级激光系统的抽运机制,只要抽运场存在.系统总可以产生激光,或产生反转激光,或产生无反转激光.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实现从反转激光到无反转激光的转换,转换前后的反转激光和无反转激光基本上是等效的
对传统的稳模式热稳条件进行了推广,使之也可适用于非球面驻波稳定腔的其它谐振腔,如环形腔等;引入了稳模式弱热稳条件的概念,进而提出了一种折衷的优化设计方法——使谐振腔同时满足稳功率热稳条件和稳模式弱热稳条件,从而使得激光器的输出既稳功率又具有一定的模式热稳定性,如发散角的热稳定性;此外,还给出了球面驻波稳定腔、球面环形稳定腔的稳模式强、弱热稳条件的解析解
对传统的稳模式热稳条件进行了推广,使之也可适用于非球面驻波稳定腔的其它谐振腔,如环形腔等;引入了稳模式弱热稳条件的概念,进而提出了一种折衷的优化设计方法——使谐振腔同时满足稳功率热稳条件和稳模式弱热稳条件,从而使得激光器的输出既稳功率又具有一定的模式热稳定性,如发散角的热稳定性;此外,还给出了球面驻波稳定腔、球面环形稳定腔的稳模式强、弱热稳条件的解析解
实验研究了盐Langmuir-Blodget单分子层膜在不同基频光和倍频光偏振态组合(s→p,p→p和45°→s)情况下的透射光学二次谐波产生(SHG),并利用有关透射方向SHG理论公式进行了曲线拟合.结果发现,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拟合曲线与实验点存在较大的偏移.这是因为忽略了基频光和倍频光在作为LB膜衬底的玻璃基板内的多次反射造成的.研究了理论拟合曲线和实验结果偏移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考虑多次反射最低阶修正后的理论公式和拟合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变入射角情况下的透射SHG研究时,特别是当测量涉及到s偏振态时,如果要固定探测装置的位置不变,那么玻璃内的多次反射必须加以考虑
实验研究了盐Langmuir-Blodget单分子层膜在不同基频光和倍频光偏振态组合(s→p,p→p和45°→s)情况下的透射光学二次谐波产生(SHG),并利用有关透射方向SHG理论公式进行了曲线拟合.结果发现,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拟合曲线与实验点存在较大的偏移.这是因为忽略了基频光和倍频光在作为LB膜衬底的玻璃基板内的多次反射造成的.研究了理论拟合曲线和实验结果偏移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考虑多次反射最低阶修正后的理论公式和拟合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变入射角情况下的透射SHG研究时,特别是当测量涉及到s偏振态时,如果要固定探测装置的位置不变,那么玻璃内的多次反射必须加以考虑
从Hasegawa-Mima方程出发,对非线性漂移波进行解析和数值研究.数值结果表明,等离子体中静电波的初始扰动,由于非线性模耦合而发生演化,形成链状局域结构,并通过相互吞并,最后演化为稳定的涡旋
从Hasegawa-Mima方程出发,对非线性漂移波进行解析和数值研究.数值结果表明,等离子体中静电波的初始扰动,由于非线性模耦合而发生演化,形成链状局域结构,并通过相互吞并,最后演化为稳定的涡旋
利用高分辨光谱测量系统,根据杂质离子谱线OⅡ464.2nm,CⅢ464.7nm和氢Hα谱线的多普勒位移,测量了CT-6B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角向转动速度的径向分布.结果表明:杂质离子的角向转动速度的方向在等离子体内部为电子逆磁漂移方向,其线速度在小半径约9cm处达到极大值3.5km/s;在接近孔阑r=10cm处,反转为离子逆磁漂移方向.由此导出等离子体内部的径向电场向里,其最大值为18V/cm.中性氢原子只存在其方向为电子逆磁漂移方向的角向转动分量,其数值较杂质离子谱线所得结果要低.最后对所得的结果作了初步的讨论
利用高分辨光谱测量系统,根据杂质离子谱线OⅡ464.2nm,CⅢ464.7nm和氢Hα谱线的多普勒位移,测量了CT-6B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角向转动速度的径向分布.结果表明:杂质离子的角向转动速度的方向在等离子体内部为电子逆磁漂移方向,其线速度在小半径约9cm处达到极大值3.5km/s;在接近孔阑r=10cm处,反转为离子逆磁漂移方向.由此导出等离子体内部的径向电场向里,其最大值为18V/cm.中性氢原子只存在其方向为电子逆磁漂移方向的角向转动分量,其数值较杂质离子谱线所得结果要低.最后对所得的结果作了初步的讨论
讨论了L12型合金中点缺陷的各种可能构型,然后运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采用由Ack-land等提出的Cu-Au体系的多体势函数,计算了具有L12结构的Cu3Au与Au3Cu中点缺陷的构型、形成能及缺陷体积,并进一步讨论了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L12型金属间化合物中点缺陷的性质
讨论了L12型合金中点缺陷的各种可能构型,然后运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采用由Ack-land等提出的Cu-Au体系的多体势函数,计算了具有L12结构的Cu3Au与Au3Cu中点缺陷的构型、形成能及缺陷体积,并进一步讨论了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L12型金属间化合物中点缺陷的性质
用内转换电子穆斯堡尔谱(CEMS)和慢正电子束研究了含3%Y2O3的ZrO2中57Fe离子(100keV,3×1016at./cm2)注入态及其在氢气氛中退火的热力学行为.注入态以Fe3+,Fe2+和Fe0存在,它们分别是Fe3+-V(空位)复合体、二聚体和超顺磁颗粒.经400,500℃退火后,Fe3+-V分解,分别出现了α-Fe的前期相和α-Fe纳米颗粒.含Fe的ZrO2(Y)混合导电的出现可能是和Fe的不同价态及其相对含量有关
用内转换电子穆斯堡尔谱(CEMS)和慢正电子束研究了含3%Y2O3的ZrO2中57Fe离子(100keV,3×1016at./cm2)注入态及其在氢气氛中退火的热力学行为.注入态以Fe3+,Fe2+和Fe0存在,它们分别是Fe3+-V(空位)复合体、二聚体和超顺磁颗粒.经400,500℃退火后,Fe3+-V分解,分别出现了α-Fe的前期相和α-Fe纳米颗粒.含Fe的ZrO2(Y)混合导电的出现可能是和Fe的不同价态及其相对含量有关
在紧束缚近似下,利用自洽总能计算给出了Zn/GaAs(110)系统的表面几何结构.证明了低覆盖下Zn/GaAs(110)表面弛豫是一普遍现象,它对准确地描述费密能级钉扎位置十分重要.由于吸附Zn原子的高局域s轨道与表面Ga原子sp3悬挂键轨道的杂化,使成键态位于能隙中距价带顶0.73eV处.进一步给出了与其它元素吸附和清洁GaAs(110)表面的理论与实验结果之比较
在紧束缚近似下,利用自洽总能计算给出了Zn/GaAs(110)系统的表面几何结构.证明了低覆盖下Zn/GaAs(110)表面弛豫是一普遍现象,它对准确地描述费密能级钉扎位置十分重要.由于吸附Zn原子的高局域s轨道与表面Ga原子sp3悬挂键轨道的杂化,使成键态位于能隙中距价带顶0.73eV处.进一步给出了与其它元素吸附和清洁GaAs(110)表面的理论与实验结果之比较
在80—280K范围内对准二维钾、钠紫青铜单晶的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1)对钾紫青铜,在105K附近热电势有符号变化,并且在高温正常金属相,热电势S具有较小的负值,可以用经验关系S=AT+B来描述,自由电子为支配载流子;而在T<105K的低温CDW态,S为正值,可表示为S=A′T+B′/T的形式,载流子的声子曳引热电势占支配作用.(2)对钠紫青铜,在T>80K范围内S与T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没有观察到Peierls相变,电子为支配载流子.对造成两者差异的根源,也作了初步探讨
在80—280K范围内对准二维钾、钠紫青铜单晶的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1)对钾紫青铜,在105K附近热电势有符号变化,并且在高温正常金属相,热电势S具有较小的负值,可以用经验关系S=AT+B来描述,自由电子为支配载流子;而在T<105K的低温CDW态,S为正值,可表示为S=A′T+B′/T的形式,载流子的声子曳引热电势占支配作用.(2)对钠紫青铜,在T>80K范围内S与T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没有观察到Peierls相变,电子为支配载流子.对造成两者差异的根源,也作了初步探讨
基于介观电路中电荷是量子化的基本事实,给出了介观电路的量子理论,并讨论了介观LC电路的量子涨落
基于介观电路中电荷是量子化的基本事实,给出了介观电路的量子理论,并讨论了介观LC电路的量子涨落
研究了沉积在分形基底上的弥散边缘型分形金薄膜的边缘对三次谐波系数以及临界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薄膜系统的三次谐波系数、电阻率以及临界电流之间仍存在指数式临界关系.但由于边缘的影响,其临界指数与其它薄膜系统的相应值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别.还对这些临界规律的普适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研究了沉积在分形基底上的弥散边缘型分形金薄膜的边缘对三次谐波系数以及临界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薄膜系统的三次谐波系数、电阻率以及临界电流之间仍存在指数式临界关系.但由于边缘的影响,其临界指数与其它薄膜系统的相应值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别.还对这些临界规律的普适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量子完全可积格子自旋开链的Lax表述.特别地,明显构造了具有一般边界项的一维Heisenberg XXZ开链的Lax对,从而给出了其量子可积性的直接证明
提出了量子完全可积格子自旋开链的Lax表述.特别地,明显构造了具有一般边界项的一维Heisenberg XXZ开链的Lax对,从而给出了其量子可积性的直接证明
将反铁磁晶体中TE表面波满足的非线性波动方程变形为伯努利微分方程,用反函数形式给出了表面波磁场的精确解.证明非线性TE表面波存在的必要条件是μx>0.求得了色散方程,分析了非线性TE波的频率范围.理论结果表明,导波磁场峰值位置具有稳定性,同功率无关;在ε1>ε2条件下,在功率阈值之上,一个传播功率对应两个不同的有效折射率,表面导波具有双稳特性
将反铁磁晶体中TE表面波满足的非线性波动方程变形为伯努利微分方程,用反函数形式给出了表面波磁场的精确解.证明非线性TE表面波存在的必要条件是μx>0.求得了色散方程,分析了非线性TE波的频率范围.理论结果表明,导波磁场峰值位置具有稳定性,同功率无关;在ε1>ε2条件下,在功率阈值之上,一个传播功率对应两个不同的有效折射率,表面导波具有双稳特性
用微分时域谱方法,研究了苯和正烷烃中空间电荷的存在和运动规律.理论分析表明,高绝缘体中空间电荷位移的等效扩散运动导致慢极化效应;其响应时间与电极距离的平方成比例,实验证实了理论结果.在苯和正烷烃中都观察到一个快极化和两个慢极化分量.其强度和响应时间随温度的变化给出分子运动与链长关系的信息.微分时域介电谱方法对高绝缘液体中的极微量杂质十分灵敏
用微分时域谱方法,研究了苯和正烷烃中空间电荷的存在和运动规律.理论分析表明,高绝缘体中空间电荷位移的等效扩散运动导致慢极化效应;其响应时间与电极距离的平方成比例,实验证实了理论结果.在苯和正烷烃中都观察到一个快极化和两个慢极化分量.其强度和响应时间随温度的变化给出分子运动与链长关系的信息.微分时域介电谱方法对高绝缘液体中的极微量杂质十分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