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天成, 章晓海, 盛正卯. 激光入射双层等离子体靶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及应用.
,
2023, 72(4): 045201.
doi: 10.7498/aps.72.20221305
|
[2] |
岳东宁, 董全力, 陈民, 赵耀, 耿盼飞, 远晓辉, 盛政明, 张杰. 强激光与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无碰撞静电冲击波产生.
,
2023, 72(11): 115202.
doi: 10.7498/aps.72.20230271
|
[3] |
王云良, 颜学庆. 强激光与固体密度等离子体作用产生孤立阿秒脉冲的研究进展.
,
2023, 72(5): 054207.
doi: 10.7498/aps.72.20222262
|
[4] |
赵佳羿, 胡鹏, 王雨林, 王金灿, 唐桧波, 胡广月. 用于激光等离子体中脉冲强磁场产生的电感耦合线圈.
,
2021, 70(16): 165202.
doi: 10.7498/aps.70.20210441
|
[5] |
杨大鹏, 李苏宇, 姜远飞, 陈安民, 金明星. 飞秒激光成丝诱导Cu等离子体的温度和电子密度.
,
2017, 66(11): 115201.
doi: 10.7498/aps.66.115201
|
[6] |
杨文斌, 周江宁, 李斌成, 邢廷文. 激光诱导氮气等离子体时间分辨光谱研究及温度和电子密度测量.
,
2017, 66(9): 095201.
doi: 10.7498/aps.66.095201
|
[7] |
梁亦寒, 胡广月, 袁鹏, 王雨林, 赵斌, 宋法伦, 陆全明, 郑坚. 纳秒激光烧蚀固体靶产生的等离子体在外加横向磁场中膨胀时的温度和密度参数演化.
,
2015, 64(12): 125204.
doi: 10.7498/aps.64.125204
|
[8] |
张宏超, 陆建, 倪晓武. 干涉法诊断由纳秒激光诱导产生的大气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
,
2009, 58(6): 4034-4040.
doi: 10.7498/aps.58.4034
|
[9] |
栾仕霞, 张秋菊, 桂维玲. 交叉传播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光栅.
,
2008, 57(11): 7030-7037.
doi: 10.7498/aps.57.7030
|
[10] |
王伟民, 郑春阳. 超强短脉冲激光在不同密度分布等离子体中的自聚焦.
,
2006, 55(1): 310-320.
doi: 10.7498/aps.55.310
|
[11] |
张秋菊, 盛政明, 王兴海, 满宝元, 苍 宇, 张 杰. 相位反射产生的激光场空洞现象及其与激光等离子体参数相关性研究.
,
2006, 55(5): 2347-2351.
doi: 10.7498/aps.55.2347
|
[12] |
张秋菊, 盛政明, 苍 宇, 张 杰. 激光脉冲诱导的等离子体密度调制及其产生的相位反射.
,
2005, 54(9): 4217-4222.
doi: 10.7498/aps.54.4217
|
[13] |
王薇, 张杰, V.K.Senecha. 对激光等离子体中X射线的产生与辐射加热研究.
,
2002, 51(3): 590-595.
doi: 10.7498/aps.51.590
|
[14] |
张树东, 张为俊. 激光烧蚀Al靶产生的等离子体中辐射粒子的速度及激波.
,
2001, 50(8): 1512-1516.
doi: 10.7498/aps.50.1512
|
[15] |
李玉同, 张杰, 陈黎明, 赵理曾, 夏江帆, 腾浩, 李英骏, 朱成银, 江文勉. 对飞秒激光等离子体中成丝现象的研究.
,
2001, 50(2): 204-208.
doi: 10.7498/aps.50.204
|
[16] |
程成, 孙威, 唐传舜. 脉冲激光等离子体中时间分辨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
,
1988, 37(7): 1150-1156.
doi: 10.7498/aps.37.1150
|
[17] |
朱莳通, 沈文达. 双频激光辐照的等离子体中的稳态电场结构和密度分布.
,
1986, 35(7): 882-888.
doi: 10.7498/aps.35.882
|
[18] |
徐至展, 余坚, 唐永红. 强激光在磁化不均匀等离子体中引起的密度轮廓变陡.
,
1986, 35(3): 311-318.
doi: 10.7498/aps.35.311
|
[19] |
徐至展, 余玮, 张文琦. 激光辐照等离子体时的自洽密度轮廓.
,
1984, 33(10): 1442-1447.
doi: 10.7498/aps.33.1442
|
[20] |
徐至展, 余玮. 共振吸收的场结构与密度轮廓变陡.
,
1983, 32(11): 1383-1391.
doi: 10.7498/aps.32.1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