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井上, 张瑶, 王军利, 魏志义, 常国庆. 飞秒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最新进展.
,
2021, 70(3): 034206.
doi: 10.7498/aps.70.20201683
|
[2] |
黄沛, 方少波, 黄杭东, 侯洵, 魏志义. 基于平衡光学互相关方法的超短脉冲激光相干合成技术.
,
2018, 67(24): 244204.
doi: 10.7498/aps.67.20181851
|
[3] |
耿超, 罗文, 谭毅, 刘红梅, 牟进博, 李新阳. 基于自适应桶中功率评价函数的光纤放大器相干合成实验研究.
,
2013, 62(22): 224202.
doi: 10.7498/aps.62.224202
|
[4] |
粟荣涛, 周朴, 王小林, 冀翔, 许晓军. 不同波形脉冲激光的时域误差对相干合成的影响.
,
2012, 61(8): 084206.
doi: 10.7498/aps.61.084206
|
[5] |
李建龙, 冯国英, 周寿桓, 李玮. 单口径相干合成系统激光光束的M2因子研究.
,
2012, 61(9): 094206.
doi: 10.7498/aps.61.094206
|
[6] |
耿超, 李新阳, 张小军, 饶长辉. 基于目标在回路的三路光纤传输激光相干合成实验.
,
2012, 61(3): 034204.
doi: 10.7498/aps.61.034204
|
[7] |
朱亚东, 肖虎, 王小林, 马阎星, 周朴. 利用全光纤结构Michelson腔实现两路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相干合成.
,
2012, 61(5): 054210.
doi: 10.7498/aps.61.054210
|
[8] |
连天虹, 王石语, 过振, 李兵斌, 蔡德芳, 文建国. 用于激光雷达的相干合成光束研究.
,
2011, 60(12): 124208.
doi: 10.7498/aps.60.124208
|
[9] |
耿超, 李新阳, 张小军, 饶长辉. 倾斜相差对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的影响与模拟校正.
,
2011, 60(11): 114202.
doi: 10.7498/aps.60.114202
|
[10] |
范馨燕, 刘京郊, 刘金生, 武敬力. 多阵元光纤相干列阵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2010, 59(4): 2462-2470.
doi: 10.7498/aps.59.2462
|
[11] |
王小林, 周朴, 马阎星, 马浩统, 许晓军, 刘泽金, 赵伊君. 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的多波长激光相干合成.
,
2010, 59(8): 5474-5478.
doi: 10.7498/aps.59.5474
|
[12] |
韩伟涛, 侯蓝田, 耿鹏程. 双包层多芯光子晶体光纤自相干合成的数值分析与实验.
,
2010, 59(10): 7091-7095.
doi: 10.7498/aps.59.7091
|
[13] |
王小林, 周朴, 马阎星, 马浩统, 许晓军, 刘泽金, 赵伊君. 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的高精度相位控制系统.
,
2010, 59(2): 973-979.
doi: 10.7498/aps.59.973
|
[14] |
肖 瑞, 侯 静, 姜宗福. 激光器阵列的部分相干性对相干合成远场输出特性的影响.
,
2008, 57(2): 853-859.
doi: 10.7498/aps.57.853
|
[15] |
王建明, 段开椋, 王屹山. 两光纤激光器相干合成的实验研究.
,
2008, 57(9): 5627-5631.
doi: 10.7498/aps.57.5627
|
[16] |
雷 兵, 冯 莹, 刘泽金. 利用全光纤耦合环实现三路光纤激光器的相位锁定.
,
2008, 57(10): 6419-6424.
doi: 10.7498/aps.57.6419
|
[17] |
陈子伦, 周 朴, 许晓军, 侯 静, 姜宗福. 谱线和耦合系数对光纤激光器相互注入锁定的影响.
,
2008, 57(6): 3588-3592.
doi: 10.7498/aps.57.3588
|
[18] |
肖 瑞, 周 朴, 侯 静, 姜宗福, 刘 明. 激光器的部分相干性对光纤激光器阵列相干合成远场图样的影响.
,
2007, 56(2): 819-823.
doi: 10.7498/aps.56.819
|
[19] |
陈子伦, 侯 静, 周 朴, 刘 亮, 姜宗福. 两个光纤激光器的互相注入锁定.
,
2007, 56(12): 7046-7050.
doi: 10.7498/aps.56.7046
|
[20] |
肖 瑞, 侯 静, 姜宗福, 刘 明. 三路光纤放大器相干合成技术的实验研究.
,
2006, 55(12): 6464-6469.
doi: 10.7498/aps.55.64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