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飞, 文志鹏. Zr, Nb, V在α-Fe(C)中的占位、电子结构及键合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2019, 68(13): 137101.
doi: 10.7498/aps.68.20182282
|
[2] |
齐伟华, 马丽, 李壮志, 唐贵德, 吴光恒. 金属价电子结构对磁性和电输运性质的影响.
,
2017, 66(2): 027101.
doi: 10.7498/aps.66.027101
|
[3] |
谭兴毅, 陈长乐, 金克新, 高雁军. 碳掺杂BaTiO3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研究.
,
2012, 61(24): 247102.
doi: 10.7498/aps.61.247102
|
[4] |
程志梅, 王新强, 王风, 鲁丽娅, 刘高斌, 段壮芬, 聂招秀. 三元化合物ZnCrS2电子结构和半金属铁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2011, 60(9): 096301.
doi: 10.7498/aps.60.096301
|
[5] |
谭兴毅, 陈长乐, 金克新, 陈鹏. N掺杂钛酸盐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研究.
,
2011, 60(12): 127102.
doi: 10.7498/aps.60.127102
|
[6] |
易勇, 李恺, 丁志杰, 易早, 罗江山, 唐永建. Ni4PrB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能研究.
,
2011, 60(10): 107502.
doi: 10.7498/aps.60.107502
|
[7] |
田寅, 冯灏, 孙卫国. 碱金属双原子分子部分电子态的完全振动能谱和离解能.
,
2011, 60(2): 023301.
doi: 10.7498/aps.60.023301
|
[8] |
徐本富, 杨传路, 童小菲, 王美山, 马晓光, 王德华. FenO+m(n+m=4)团簇的构型、电子结构特征和磁性.
,
2010, 59(11): 7845-7849.
doi: 10.7498/aps.59.7845
|
[9] |
顾娟, 王山鹰, 苟秉聪. Au和3d过渡金属元素混合团簇结构、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研究.
,
2009, 58(5): 3338-3351.
doi: 10.7498/aps.58.3338
|
[10] |
戴伟, 罗江山, 唐永建, 王朝阳, 陈善俊, 孙卫国. 氢气分子在沸石中的吸附模拟研究.
,
2009, 58(3): 1890-1895.
doi: 10.7498/aps.58.1890
|
[11] |
胡士德, 孙卫国, 任维义, 冯 灏. 碱金属氢化物双原子分子部分电子态的完全振动能谱和分子离解能的精确研究.
,
2006, 55(5): 2185-2193.
doi: 10.7498/aps.55.2185
|
[12] |
郭旭光, 陈效双, 孙沿林, 周孝好, 孙立忠, 陆卫. (GaMn)As体系中Mn无序对其电子结构及磁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2004, 53(5): 1516-1519.
doi: 10.7498/aps.53.1516
|
[13] |
朱 俊, 王莉莉, 马 莉, 王少阶. 用正电子研究NaCl在NaY沸石上的固溶过程.
,
2003, 52(11): 2929-2933.
doi: 10.7498/aps.52.2929
|
[14] |
陈小华, 彭景翠, 李文铸. 碱金属低掺杂C60化合物中碱金属离子平衡位置的研究.
,
2000, 49(3): 513-517.
doi: 10.7498/aps.49.513
|
[15] |
马莉, 陈志权, 王少阶, 彭治林, 罗锡辉.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USY沸石的“二次孔”结构.
,
1997, 46(11): 2267-2273.
doi: 10.7498/aps.46.2267
|
[16] |
颜君, 张培鸿, 仝晓民, 李家明. 碱金属nf里德伯态精细结构反常物理机制的理论研究.
,
1996, 45(12): 1978-1985.
doi: 10.7498/aps.45.1978
|
[17] |
张海峰, 李永平, 方容川, 班大雁. CdTe(111)表面碱金属吸附的电子结构特性研究.
,
1996, 45(12): 2047-2053.
doi: 10.7498/aps.45.2047
|
[18] |
乔皓, 张开明. 碱金属在GaAs(110)表面上的吸附.
,
1991, 40(11): 1840-1845.
doi: 10.7498/aps.40.1840
|
[19] |
刘文, 黄胜涛. EXAFS方法在金属玻璃结构研究中的误差分析.
,
1989, 38(4): 523-528.
doi: 10.7498/aps.38.523
|
[20] |
林彰达, 王昌衡, 沈电洪. WC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研究.
,
1986, 35(1): 98-103.
doi: 10.7498/aps.35.98
|